[发明专利]一种集成中冷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09721.9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1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蒋志高;罗钏文;邓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劳士领汽车配件(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F02B2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杨洋;姚姣阳 |
地址: | 2151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中冷器 涡轮 增压 发动机 歧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增压发动机进气及冷却系统的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集成中冷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保护和能源可持续性发展越来越紧迫的需求,节能环保技术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汽车工业研发的最大热点,具有环保和节能优势的新产品将具有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前景。与此同时,全球汽车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降低成本已成为所有厂商的共同追求。模块化供货可以减少整车装配工序,大大提高整车生产效率,降低整车制造成本。
常规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中冷器为分离于发动机的部件,需要通过进气管路分别与增压器和节气门连接,使得进气管路变长,不利于发动机的瞬间响应性能,造成能量的损耗浪费,同时还增加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集成中冷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将中冷器集成安装于进气歧管内,从而使进气管路直接连接增压器与节气门,大大节约进气管路的长度与容量。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集成中冷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连接于发动机节气门和发动机缸盖之间,包括一设置在所述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内的中冷器,所述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的进气口通过一隔离气道与所述中冷器连通。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集成中冷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其中:所述隔离气道为包括注塑下壳、注塑中壳和注塑导流槽所形成的气流通道。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集成中冷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其中:所述注塑下壳、注塑中壳和注塑导流槽之间通过焊接形成所述隔离气道。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集成中冷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其中:所述隔离气道与所述中冷器之间设有一中冷器密封圈。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集成中冷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其中:所述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的进气口与所述发动机节气门连接,所述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出气口与所述发动机缸盖连接。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集成中冷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其中:所述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的进气口与所述发动机节气门之间设有一节气门密封圈,所述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出气口与所述发动机缸盖之间设有一缸盖密封圈。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集成中冷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其中:所述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还包括有一注塑上壳,所述注塑上壳上设有复数个的金属衬套,用于承受进气歧管安装螺栓的负荷,防止进气歧管法兰应力过大。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集成中冷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其中:所述中冷器为水冷中冷器。
本发明的突出效果为:本发明的一种集成中冷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将常规风冷中冷器改成水冷中冷器,并集成于进气歧管内部,从而取消了中冷器出气管,缩短了中冷器进气管的长度和容量,大大减少了增压后进气管路的长度和容量,提升了发动机的瞬态响应性能,提升了车辆动力性能。此外,还可以大大减少进气系统体积,减少零件数量,减少系统重量,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并且优化发动机舱布置,提升整车设计自由度。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成中冷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集成中冷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如图1所示,连接于发动机节气门和发动机缸盖之间,包括设置在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内的中冷器,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的进气口通过隔离气道与中冷器连通。隔离气道为包括注塑下壳1、注塑中壳2和注塑导流槽3通过焊接所形成的气流通道。隔离气道与中冷器之间设有中冷器密封圈7。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的进气口4与发动机节气门连接,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出气口5与发动机缸盖连接。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的进气口4与发动机节气门之间设有节气门密封圈,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出气口5与发动机缸盖之间设有缸盖密封圈。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还包括有注塑上壳6,注塑上壳6上设有复数个的金属衬套8,用于承受进气歧管安装螺栓的负荷,防止进气歧管法兰应力过大。中冷器为水冷中冷器,与电动水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劳士领汽车配件(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劳士领汽车配件(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97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施工电梯超员与超载监控系统及其应用
- 下一篇:具有逃生指向的导向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