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升降装置及其可折叠平台机构、可折叠组件和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5398.6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5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利堡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3/06 | 分类号: | A61G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装置 及其 可折叠 平台 机构 组件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可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平台杆、第二平台杆、升降固定杆、翻转杆及驱动件,其中,
所述升降固定杆上从下到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
所述第一平台杆和第二平台杆均包括一内端部和一外端部,所述第二平台杆的外端部搭接在第一平台杆的内端部之上,且该外端部的末端铰接在第一平台杆上,所述第二平台杆的内端部的末端铰接在升降固定杆的第一铰接点上,
所述翻转杆的上端铰接在升降固定杆的第二铰接点上,其下端铰接在第一平台杆的内端部的末端上,所述翻转杆的长度可相对于所述第二铰接点进行伸缩,
所述驱动件设置在升降固定杆上以驱动第二平台杆相对于升降固定杆翻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杆的上端设置有一滑槽且通过该滑槽铰接在升降固定杆的第二铰接点上,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弹性元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杆包括滑轨和滑杆,所述滑杆套接在所述滑轨内且可相对于所述滑轨进行滑动。
4.一种可折叠平台机构,包括两可折叠组件及若干连接杆或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组件为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组件,两所述第一平台杆之间和两所述第二平台杆之间均连接有所述连接杆或连接板。
5.一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平台机构及用于驱动该可折叠平台机构上升或下降的升降驱动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第三铰接点,该第三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二铰接点之上;所述驱动件包括两杆件,两所述杆件一端铰接在一起,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三铰接点和所述第二平台杆的延长杆上,从而形成具有一夹角的连杆结构;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主液压缸的作用下,所述连杆结构的夹角变大而驱使所述第二平台杆进行翻转。
7.一种可折叠平台机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依据初始位置时载人和置物所要求的长度来确定第二平台杆的长度、第一平台杆去除与第二平台杆搭接在一起部分之后的实际承载长度以及第二平台与升降固定杆的铰接点,该铰接点为第一铰接点;
预设第一平台杆与第二平台杆搭接在一起的叠合长度以及翻转杆与第一平台的铰接点相对于载人和置物平面的偏移距离;
预设翻折过程中第一平台杆与第二平台杆的重合位置,确保处于重合位置时第一平台杆与第二平台杆的铰接点到升降固定杆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一平台杆的实际承载长度;
根据处于初始位置和重合位置时第一平台与翻转杆的铰接点位置之间所连接起来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升降固定杆的交点来确定翻转杆与升降固定杆的铰接点,该铰接点为第二铰接点;
根据第二铰接点的位置,优化第一平台杆与第二平台杆搭接在一起的叠合长度、翻转杆与第一平台的铰接点相对于载人和置物平面的偏移距离以及第二平台杆从初始位置旋转到重合位置所转过的角度;
保持第一平台杆、第二平台杆在重合位置处的结构特征,将其绕第一铰接点顺时针旋转到与初始位置垂直的收拢位置,则处于重合位置和收拢位置时第二铰接点到翻转杆与第一平台的铰接点的长度差为翻转杆需伸缩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垂直平分线与升降固定杆的交点往第二平台杆所在一侧移动某一水平距离后所在位置作为所述第二铰接点,所述水平距离小于固定升降杆长度的5%。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台杆从初始位置旋转到重合位置所转过的角度范围为50°至70°。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杆的实际承载长度为第二平台杆长度的3/4,第一平台杆与第二平台杆搭接在一起的叠合长度为第二平台杆的长度的1/6,翻转杆与第一平台的铰接点相对于载人和置物平面的偏移距离为叠合长度的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利堡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利堡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539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