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镁合金环件的锻造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7565.0 | 申请日: | 2014-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6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黄浩;豆雨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J5/02 | 分类号: | B21J5/02;B23P1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镁合金 锻造 成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镁合金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镁合金环件的锻造成形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环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火车、船舶、机械、风力发电等众多工业领域。环件材料目前通常采用钢铁和铝合金。随着航空航天和兵器工业等的发展,对材料轻量化的要求十分迫切。镁合金是实际应用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优于铝合金和钢的比强度和比刚度。用镁合金制作环件产品,可有效地实现结构减重和提高承运能力。锻造成形是规模化生产环件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生产率高、锻件形状和尺寸稳定性好、内部组织致密等优点。但是,由于环件不同部位的变形情况差异大、成形过程复杂,而镁合金由于具有密排六方晶体结构、塑性变形加工能力差,加之对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敏感,使得环件成形难度更大,容易产生开裂、充不满、折迭等缺陷。目前,尚无镁合金锻环的研发报道。此外,虽然目前已经开发出镁合金锻造产品,但是通常均需采用挤压开坯方式获得锻造坯料,然后再对其进行二次锻造成形,增加了工序和工艺控制难度。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变形镁合金在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此,必须采用合理的锻造工艺,才能制备出合格的镁合金锻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针对镁合金环件成形过程复杂、锻造成形易开裂等难题,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工艺易于控制,产品质量稳定之制备镁合金环件的锻造成形工艺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镁合金环件的锻造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下料:将镁合金铸锭锯切成料块;料块为正方体,料块大小依环件尺寸、根据体积不变原则确定,其高与正方形底面边长之比即高/边比为0.8~1.2;
2)坯料均匀化热处理:将上述料块进行均匀化热处理,以消除铸造偏析,使组织均匀;
3)锻前坯料和模具的预处理,包括:
a. 表面润滑:在模具型腔表面和坯料表面涂覆石墨润滑剂,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b.预热:对上下模具和平砧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240~260℃;坯料预热温度为300~400℃,时间5~10min;
4)多向自由锻预成形:对预热的坯料采用多向自由锻方式进行预成形;将坯料置于平砧上,沿坯料的三维正交面按X→Y→Z→X的顺序进行反复锻压,记每个面锻压一次为一个道次,共锻压4×(6或9)道次;其中,每道次变形量为6~10%,压下速率为4.5~5.5mm/s,每道次终了温度不低于250~270℃,在每6或9道次后于300~400℃炉中回炉保温5~10min;多向自由锻预成形完成后坯料空冷至室温,并对坯料进行整平;
5)模锻终锻成形:将经多向自由锻预成形的坯料于280~380℃加热5~10min,然后置于模具内进行终锻成形;终锻成形视道次压下量分4~6个道次完成,压下速率为4.5~5.5mm/s,其中除最后一道次外,各道次压下量在18~32%范围内、终了温度不低于270~280℃、在每道次后于280~380℃炉中回炉保温5~10min,最后一道次压下量为1~5%;模锻完成后空冷至室温,得到环件产品。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多向自由锻预成形结合模锻终锻成形、通过合理选择锻造温度、压下速率、变形量等工艺参数以及各工序之间的相互衔接和配合,成功制备出镁合金锻环。
2.本发明无需挤压开坯等辅助工序,在一台液压机上就可以完成锻环的成形加工,设备投入少,成本低。
3.本发明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工艺易于控制,产品质量稳定,环件尺寸精确、制备出的环件充型完整,无裂纹、折迭等缺陷,内部组织致密,组织性能均匀,使环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本实施例选用的镁合金是半连续铸造的AZ31铸锭,环件的锻造成形包括以下步骤:
1)下料:将AZ31镁合金铸锭锯切成正方体料块,料块大小依环件尺寸、根据体积不变原则确定,正方体高/边比为1.1。
2)坯料均匀化热处理:将AZ31镁合金坯料置于电阻炉中进行均匀化热处理,采用双级均匀化热处理制度,即300℃×2h+400℃×12h,以尽可能消除铸造偏析,使组织均匀;均匀化后空冷至室温。
3)锻前坯料和模具的预处理,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75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叉气流式无尘粉碎器
- 下一篇:一种分级球磨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