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动力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30233.6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2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程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金至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1/32 | 分类号: | B63H1/32;B63H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动力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动力传动装置,尤其是涉及船舶螺旋桨的改进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船舶(包括潜艇) 的动力传动装置,是动力机通过减速机构将动力转动轴的旋转传递到螺旋桨上,螺旋桨的弧形叶片转动对水产生作用力,水则对螺旋桨产生反作用力,推动船舶前进,这种动力传递效率较低,噪音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船舶的动力传动装置,提高动力的转换效率,提高航速,降低噪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取消传统的减速机构,用动力机的转速快慢替代速度调节,两台同步动力机共用一根转动曲轴,转动曲轴有五个弯曲部分,与其对应有五根传动杆,与五根传动杆对应的还有五个推进桨,传动杆的一端是轴承环套与转动曲轴固定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是经过托架伸出船体外与推进桨板固定连接。
转动曲轴上的五个弯曲部分:从一端向另一端数,第一个与第五个为一组、第二个与第四个为一组,第三个单独为一组,每组的两个弯曲部分在同一平面,三组弯曲部分的立体交角相互各为120度,且转向一致,转动半径相等;为了使转动中动力均衡,第三个弯曲部分两侧设置有与动力机同轴的转轴,转轴套有轴承套,轴承套与动力机固定到同一底座平面上;传动杆都为直线型。
传动杆两侧都加工有燕尾槽(E),燕尾槽(E)内有相吻合的可滑动的受力块,受力块上有与力杆的一端(A点)转动连接的套环及控制A点行程距离的控制杆,控制杆由电机控制。
推进桨是由推进桨板与两侧活页式轴承连接的推进桨叶片构成,叶片上的燕尾槽(F)与传动杆上的燕尾槽(E)相交且垂直于C点,燕尾槽(F)内有与其相吻合的滑动块,滑动块(B点)与力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同一平面的△ABC中推进桨往前推水(工作)期内∠ACB为直角,其他时间为钝角,推进桨叶片上的燕尾槽(F)两侧各有一条加强筋。
其余四条传动杆都是和中间传动杆结构、构造相同,动力传动步骤一致。
本发明的优点是去掉了传统的减速器机构,减轻了自身重量和动力消耗,采用动力机本身的快慢调速,用推进桨替代螺旋桨,提高了转换效率,提高了航速,降低了噪音,增加了载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船舶动力传动装置的动力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船舶动力传动装置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船舶动力传动装置的推进桨叶片与力杆、受力块联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识说明:1—同步动力机,2—转动曲轴,2E—转轴,3—轴承套,3E—轴承套,4—传动杆,5—托架,6—受力块,7—控制杆,8—力杆,9—推进桨板,10—推进桨叶片,11—轴承活页,12—滑动块,13—加强筋,E、F—燕尾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静态时,两台同步动力机(1)共用的转动曲轴(2)五个弯曲部分与对应的五根传动杆(4)的一端用轴承套(3)连接,这样既噪音小又运转灵活。
转动曲轴上的五个弯曲部分:第一个与第五个为一组、第二个与第四个为一组,第三个单独为一组,每组的两个弯曲部分在同一平面,三组弯曲部分的立体交角相互各为120度,且转向一致,转动半径相等;第三个弯曲部分两侧设置有与动力机同轴的转轴(2E),转轴套有轴承套(3E),轴承套(3E)与动力机(1)固定到同一底座平面上,可使转动中动力均衡。
传动杆(4)的另一端经托架(5)伸出船体外与推进桨板(9)固定连接于C点,推进桨板(9)两侧利用轴承活页(11)与推进桨叶片(10)活动连接,有利于推进桨叶片(10)扇形运动;推进桨叶片(10)上的燕尾槽(F)内有与其相吻合的滑动块(12),燕尾槽(F)两侧有加强筋(13),在船舶外可安装网状防护罩以防异物缠绕。
传动杆(4)两侧燕尾槽(E)内有受力块(6),受力块(6)上有控制杆(7),力杆(8)一端与受力块(6)活动连接于A点,另一端与滑动块12活动连接于B点。
这样,静态时,传动杆(4)、推进桨叶片(10)及力杆(8)构成一个在同一平面上的静态三角形△ABC,∠ACB为直角;随着动态的开始,△ABC的平衡被打破,∠ACB由直角逐渐变为钝角,∠ABC及∠CAB角度逐渐变小。
动态时,启动同步动力机(1)带动转动曲轴(2)及传动杆(4)做圆周运动,带动推进桨叶片(10)做功,把水向后推,水的反作用力把船舶向前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金至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金至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0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