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车辆转向架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31946.4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6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渝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30 | 分类号: | B61F5/30;B61F5/16;B61F5/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伟;安翔 |
地址: | 100033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车辆 转向架 | ||
1.一种具有侧架弹性中交叉支撑杆结构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包括
具有窄轴箱导框开口的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
摇枕;
轮对;
二系弹簧悬挂系统及其摩擦斜楔弹簧减载阻尼装置;
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
窄轴承承载鞍,所述窄轴承承载鞍与所述侧架窄轴箱导框开口相匹配,且其顶部横向呈鞍形;
位于所述窄轴承承载鞍上的鞍形一系弹性垫,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之间,两根等长的中交叉支撑杆从所述第一侧架外侧的两个三角孔交叉穿过所述摇枕两外侧腹板的预留孔和中间腹板上的预留孔,并从所述第二侧架外侧的两个三角孔穿出,进而所述两根中交叉支撑杆通过其两端的连接锥孔被分别通过弹性锥套弹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外侧的支撑座上,所述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的纵向两端通过所述窄轴承承载鞍以及位于所述窄轴承承载鞍上的鞍形一系弹性垫而设置在所述轮对的横向两端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弹性中交叉支撑杆以基本相同的角度水平交叉,从而呈“X”形,以将所述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弹性地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中交叉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锥孔,而在所述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的三角形孔的外侧,相对于所述转向架的纵向对称中心面和所述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的横向对称中心面,分别设置有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上的两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固定有垂直向上设置的联接锥柱;由内套、弹性体和外连接套组成的弹性锥套被安装在所述中交叉支撑杆的两端的锥孔中,所述中交叉支撑杆上的弹性锥套被套装在支撑座的联接锥柱上,然后使用压盖、弹簧垫圈和螺母将所述中交叉支撑杆固定在所述侧架的支撑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交叉支撑杆的水平轴线所构成的平面接近于所述转向架的两轮对的横向水平轴线所构成的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交叉支撑杆上设置有具有第一折弯点的第一折弯和具有第二折弯点的第二折弯,所述第一折弯和第二折弯的折弯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折弯和第二折弯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具有第一曲率半径和第二曲率半径,所述第一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二曲率半径,以增加所述第一折弯和第二折弯处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的窄轴箱导框开口具有向上凹入的鞍形顶部,所述窄轴承承载鞍和一系弹性垫设置在所述窄轴箱导框开口内,并位于所述鞍形顶部和所述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外环之间,在组装到所述窄轴箱导框开口时,所述一系弹性垫的最小的纵向宽度大致等于所述窄轴承承载鞍的纵向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窄轴箱导框开口的两侧的导框腿上设有导台,所述一系弹性垫的最大垂向高度小于所述导台的上平面到所述窄轴箱导框开口鞍形顶部之间的最大垂向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系弹性垫的最小纵向宽度等于所述窄轴承承载鞍的纵向宽度;所述一系弹性垫的横向长度等于或大于所述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外环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系弹性垫的上部设有鞍形的上盖板,下部设有鞍形的下盖板,所述一系弹性垫的弹性体被硫化粘接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之间;所述窄轴承承载鞍的两侧设有竖直侧壁,所述窄轴承承载鞍的顶部与所述一系弹性垫的鞍形下盖板呈定位配合连接,而所述一系弹性垫的鞍形上盖板与所述侧架的窄轴箱导框开口的的鞍形顶部呈定位配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窄轴箱导框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的纵向两端,所述窄轴承承载鞍和一系弹性垫设置在所述窄轴箱导框开口的鞍形顶部和所述轮对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外环之间,所述窄轴承承载鞍的两侧设有竖直侧壁和凹槽,所述窄轴箱导框开口的导台与所述窄轴承承载鞍的竖直侧壁和凹槽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19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自动回正功能的转向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斜巷轨道运输制动车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