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VC交联发泡材料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9533.0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8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学卫;苗祥成;王根林;孙锋;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博拓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1/00 | 分类号: | C08L51/00;C08L63/00;C08K3/34;C08K5/57;C08K5/58;C08G59/42;C08J9/10;C08F259/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61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vc 交联 发泡 材料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PVC交联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由以下组份组成:
A料:100重量份的聚氯乙烯,3~10重量份的不饱和酸酐,0.1~0.5重量份的引发剂和0.1~0.5重量份的稳定剂;
B料:5~1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0.3~3重量份的发泡剂,0.5~1.5重量份的发泡助剂,0.1~0.5重量份的固化促进剂和0.5~1.5重量份的成核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交联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饱和酸酐是指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碳碳双键的酸酐,为顺丁烯二酸酐、降冰片烯二酸酐、四氢苯酐或甲基四氢苯酐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VC交联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饱和酸酐经过混炼工序,利用其分子中含有的不饱和碳碳双键接枝到聚氯乙烯主链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交联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物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叔丁基或过氧化二异丙苯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交联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为有机锡类热稳定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正苯基锡,双(硫代甘醇酸异辛脂)二正苯基锡或双(硫代甘醇酸异辛酯)二正丁基锡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交联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或者酚醛型环氧树脂中的一种,环氧当量为0.38~0.56eq/100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交联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所述的发泡助剂由氧化锌和硬脂酸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交联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促进剂为甲基咪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交联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核剂为滑石粉,粒度为4000~5000目。
10.一种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PVC交联发泡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重量份的聚氯乙烯,3~10重量份的不饱和酸酐,0.1~0.5重量份的引发剂和0.1~0.5重量份的稳定剂在加入到密炼机中,在150~170℃下混炼10~15分钟后造粒,得到A料;
(2)将上述得到的A料与由5~1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0.3~3重量份的发泡剂,0.5~1.5重量份的发泡助剂,0.1~0.5重量份的固化促进剂和0.5~1.5重量份的成核剂组成的B料在高速混合机上混合均匀后,经挤出机组挤出,得到可发性板材,其中挤出机的温度为:机筒Ⅰ区130℃,机筒Ⅱ区140℃,机筒Ⅲ区150℃,模头区160℃,挤出机转速20~30转/分钟;
(3)将上述得到的可发性板材,在成型板模中加热,进行交联和发泡,加热程序依次为:110~130℃下,加热40~60分钟,进行预固化交联;140~160℃下,加热20~40分钟,进行进一步固化交联,使环氧树脂固化程度达到60%以上;再将模具温度加热到发泡剂的分解温度170~200℃之间,时间为5~20分钟,使发泡剂充分分解,同时交联反应完成,即制得PVC交联发泡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博拓塑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博拓塑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95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