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稻麦种植的多层耕作方法及耕作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2198.8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4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凌元;凌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元;凌云海 |
主分类号: | A01B33/12 | 分类号: | A01B33/12;A01B33/02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1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麦种 多层 耕作 方法 刀具 | ||
1.一种稻麦种植的多层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由旋耕设备在耕作土地上旋耕形成多条深耕层(1),每条深耕层的两侧由旋耕设备在耕作土地上旋耕形成深度小于深耕层的中耕层(2),每条中耕层的两侧由旋耕设备在耕作土地上旋耕形成深度小于中耕层的盖籽层(3);
(2)在种植三麦、水稻时,在盖籽层(3)进行播种。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麦种植的多层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深耕层(1)的单元宽度为55-65mm,深耕层的深度为130-220mm。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稻麦种植的多层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深耕层的深度逐年循序渐进,第一茬至第三茬深耕的深度为130-160mm,第四茬至第六茬深耕的深度为160-190mm,第六茬以后深耕的深度为190-220mm。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麦种植的多层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耕层(2)的单元宽度为45-55mm,中耕层(2)的深度为60-90mm。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麦种植的多层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籽层(3)的单元宽度为110-130mm,盖籽层(3)的深度为10-40mm。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麦种植的多层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每茬耕作作业时由旋耕设备在耕作土地上旋耕形成的深耕层、中耕层以及盖籽层错开耕作。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麦种植的多层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耕作土地上中间一条深耕层的位置设置为宽度大于其它深耕层宽度的深沟。
8.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稻麦种植的多层耕作方法的耕作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旋耕设备上的刀轴(4),所述刀轴(4)上排布有能够形成深耕层的多组长旋耕刀(5),每组长旋耕刀(5)的两侧排布有能够形成中耕层的中旋耕刀(6),中旋耕刀(6)的两侧排布能够形成盖籽层的短旋耕刀(7)。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耕作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两组长旋耕刀之间共用一组短旋耕刀(7)。
10.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耕作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长旋耕刀(5)和中旋耕刀(6)设置为两根并沿刀轴对称布置,所述每组短旋耕刀(7)设置为四根,并且各根短旋耕刀(7)之间相互呈9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元;凌云海,未经凌元;凌云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219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