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稻麦种植的多层耕作方法及耕作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2198.8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4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凌元;凌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元;凌云海 |
主分类号: | A01B33/12 | 分类号: | A01B33/12;A01B33/02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1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麦种 多层 耕作 方法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三麦、水稻旱直播种植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稻麦种植的多层耕作方法及耕作刀具,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三麦种植已经采用浅、免耕技术,大大地降低了秋收秋种的农业劳动强度;水稻也采用旱直播种植方式,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用大型拖拉机进行旋耕翻地,耙田、插秧,也使夏收夏种的农业劳动强度大大地减轻,与此同时现有的三麦、水稻旱直播的种植与耕作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1、农用成本增高;旱直播用大型拖拉机耕田每亩100元左右,用小型拖拉机复打,盖籽费用每亩100元左右,用农机耕田,机耙田,机插秧要每亩400元左右。
2、出苗率低,机插秧稀;由于大型拖拉机深旋耕的深度约为130mm,种子播到地里,虽经小型拖拉机复打,但种子仍然会因落子深,而只有40%左右的种子出苗;机插秧因插秧机的限制,秧苗稀少,也缺苗,大多需要人工补苗。
3、由于现有技术都要多次用农用机械作业,所用的柴油和产生的污染严重。
4、由于种植土地需要多次受到碾压和耕作深度只有130-150mm,所产生的熟土层浅,影响种植物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三麦、水稻旱直播、农机插秧的耕作与种植中出现的各种缺陷,提供一种稻麦种植的多层耕作方法及耕作刀具。
本发明的稻麦种植的多层耕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由旋耕设备在耕作土地上旋耕形成多条深耕层,每条深耕层的两侧由旋耕设备在耕作土地上旋耕形成深度小于深耕层的中耕层,每条中耕层的两侧由旋耕设备在耕作土地上旋耕形成深度小于中耕层的盖籽层;
(2)在种植三麦、水稻时,在盖籽层进行播种。
所述深耕层的单元宽度为55-65mm,深耕层的深度为130-220mm。
所述深耕层的深度逐年循序渐进,第一茬至第三茬深耕的深度为130-160mm,第四茬至第六茬深耕的深度为160-190mm,第六茬以后深耕的深度为190-220mm。
所述中耕层的单元宽度为45-55mm,中耕层的深度为60-90mm。
所述盖籽层的单元宽度为110-130mm,盖籽层的深度为10-40mm。
每茬耕作作业时由旋耕设备在耕作土地上旋耕形成的深耕层、中耕层以及盖籽层错开耕作。
所述耕作土地上中间一条深耕层的位置设置为宽度大于其它深耕层宽度的深沟。
一种用于上述稻麦种植的多层耕作方法的耕作刀具,包括安装在旋耕设备上的刀轴,所述刀轴上排布有能够形成深耕层的多组长旋耕刀,每组长旋耕刀的两侧排布有能够形成中耕层的中旋耕刀,中旋耕刀的两侧排布能够形成盖籽层的短旋耕刀。
所述相邻的两组长旋耕刀之间共用一组短旋耕刀。
所述每组长旋耕刀和中旋耕刀设置为两根并沿刀轴对称布置,所述每组短旋耕刀设置为四根,并且各根短旋耕刀之间相互呈90度。
本发明与现有耕作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具有深耕、中耕、浅种相结合,逐步深耕,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全面深层疏松土壤的积极效果,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2、具有耕作一次完成深耕、中耕、浅种的效果,本发明的耕作刀具在机械作业时一次可以完成耕作、施肥、播种,降耗减排,节省农工,农本每亩20元以上;
3、能够争农时、抢季节,达到适时播种的积极效果,适时播种是稳产高产的关键之一,采用本发明的耕作方法及耕作刀具可以在前茬作物收割后及时播种,这样可以比原来的耕作种植提前10-20天完成种植,从而保证秧苗生长中的有效分蘖和成熟时间,能提高亩产15%-30%;
4、能节能降排60%以上,由于期耕种植的农机作业功率设计是原旋耕翻田一次耕作中的需求设计功率的75%-85%,所以节省了耙田、整平、农机插秧的农机作业用油,因此能节省农业农用柴油用量的60%以上,同时也降低了因农用柴油用量的60%以上,同时也降低了因农用柴油使用造成的污染60%,同时也缓解了国内因农忙时农用柴油储备的压力;
5、具有减压保墒的积极效果,由于设置的耕作刀具,只用一台农用机械进行作业一次就能完成深耕、中耕、播种、施肥、盖籽、甚至施药,所以因农用机械碾压次数减少,对熟土层起到保护作用,又由于期耕作业的多层耕作,种植的土地抗压性增强,因而熟土层逐茬逐年增加深度,种植的土地自然疏松,产生保墒效果,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层耕作方法中土层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元;凌云海,未经凌元;凌云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21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