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52440.1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5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大野哲也;齐藤泰伸;藤本英俊;吉冈启;内原士;仲敏行;安本恭章;梁濑直子;增子真吾;小野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1L29/778 | 分类号: | H01L29/778;H01L29/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杨谦;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装置 | ||
1.一种半导体装置,具备:
半导体基板;
第一膜,形成在上述半导体基板上;
第一导电型或本征型的第一半导体层,形成在上述第一膜上;
上述第一导电型或本征型的第二半导体层,形成在上述第一半导体层上;以及
第二导电型的第三半导体层,具有与上述第一半导体层相接的第一上部、与上述第一膜相接的第二上部、位于上述第一上部与上述第二上部之间的第一侧部、以及位于上述第二上部与上述半导体基板的下部之间的第二侧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上述第三半导体层具备:
第一层,具有上述第一上部和上述第一侧部;以及
第二层,具有上述第二上部和上述第二侧部,由与上述第一层不同的材料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上述第一层是第一化合物半导体层,
上述第二层是由与上述第一化合物半导体层不同的材料形成的第二化合物半导体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上述第一化合物半导体层含有镓以及氮,
上述第二化合物半导体层含有铝、镓、以及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上述第二层的带隙比上述第一层的带隙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上述第二层包括:
第一部分,位于上述第一上部与上述半导体基板的上部之间;以及
第二部分,位于上述半导体基板的上部与上述半导体基板的下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上述第三半导体层的上述第一上部、上述第二上部、上述第一侧部、以及上述第二侧部由相同的材料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上述第三半导体层是化合物半导体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上述化合物半导体层至少含有镓以及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上述第三半导体层具备:
第一层,具有上述第一上部、上述第一侧部、以及上述第二侧部;以及
第二层,具有上述第二上部,由与上述第一层不同的材料形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上述第二层由与上述半导体基板相同的半导体材料形成,并且含有上述第二导电型的杂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上述第三半导体层具备:
第一层,具有上述第一上部和上述第一侧部;
第二层,具有上述第二侧部,由与上述第一层不同的材料形成;以及
第三层,具有上述第二上部,由与上述第一层以及第二层不同的材料形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上述第二层包括:
第一部分,位于上述第一上部与上述半导体基板的上部之间;以及
第二部分,位于上述半导体基板的上部与上述半导体基板的下部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还具备在上述第二上部与上述半导体基板的下部之间以与上述第三半导体层相接的方式形成的第一绝缘膜。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还具备在上述半导体基板的下部以覆盖上述第三半导体层和上述第一绝缘膜的方式形成的第二绝缘膜。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上述第二上部附近的由上述第二侧部包围的区域的面积是,大于等于上述第二上部附近的由上述第一侧部包围的区域的面积的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24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
- 下一篇:OLED显示屏及其像素结构、OLED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