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丹SINE类转录转座子序列的分离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55967.X 申请日: 2014-02-19
公开(公告)号: CN103820467A 公开(公告)日: 2014-05-28
发明(设计)人: 侯小改;郭大龙;宋程威;郭丽丽;刘素云;段亚宾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29 分类号: C12N15/29;C12N15/63
代理公司: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代理人: 罗民健
地址: 471000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牡丹 sine 转录 座子 序列 分离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录转座子序列的分离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牡丹SINE类转录转座子序列的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观赏栽培历史悠久,唐、明、清三朝牡丹皆为国花,身价之高,无与伦比,被尊为“花中之王”。时至今日,在我国冰天雪地的北方、风和日丽的江南,甚至在温暖炎热的南方,都能欣赏到牡丹,极具观赏价值。各地的牡丹展览、牡丹花会、牡丹书画、牡丹摄影等牡丹主题的活动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对牡丹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核心种质、种植资源分类鉴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对加快牡丹育种、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反转录转座子是散布于基因组中的中度重复序列,由于它的的转座作用以及它与其LTR之间的同源重组导致的基因组的多样性,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反转录转座子是核 DNA的主要组分(占核DNA量的50%,部分禾本科植物甚至达到80%)。非LTR类反转录转座子在植物基因组中广泛存在并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SINE类反转录转座子结构简单,短小且易于改造,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其具有广泛存在、高拷贝数、高异质性,插入位点不可逆等特点,对基因组的大小、结构、功能和进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成为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及其功能、生物多样性及系统发育进化研究的重要工具。由于以上特性,使植物的反转录转座子很容易作为一种分子标记,应用于遗传变异的研究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牡丹SINE类转录转座子序列的分离方法,采用磁珠探针复合物的方法来分离SINE类反转录转座子序列,分离出的牡丹SINE类反转录转座子序列,为以后开发基于牡丹SINE类反转录转座子的分子标记提供基础。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牡丹SINE类转录转座子序列的分离方法,其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一、牡丹SINE类反转录转座子的部分序列的分离:根据真核生物SINE类反转录转座子的保守序列Box A和Box B区域,以两个单引物分别进行PCR扩增,将两次PCR扩增出的产物,进行克隆及阳性菌筛选以后,测序,进行序列分析,得到牡丹SINE类反转录转座子的部分序列;

所用的两个单引物序列为:

引物A  5'-TGGCCTAGTGG-3';

引物B  5'-GAGGAYTTG AACC-3';

所述的用两个单引物进行PCR扩增的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分别为:

引物A的PCR反应体系为:在PCR管中配制50μL的反应液II,其成分为:8 μL的基因组DNA、6μL的含Mg2+的溶液、4μL的PCR缓冲液、2.5 μL的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溶液、0.4μL的Taq DNA聚合酶、2.5μL的PCR引物,余量为灭菌双蒸水;A-PCR反应程序为:将配好的PCR反应液II放入PCR仪内,进行PCR反应,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43℃退火1 min,72℃延伸2 min,进行34个循环;72℃终延伸8 min;

引物B的PCR反应体系为:在PCR管中配制20 μL的反应液I,其成分为:8 μL的基因组DNA、5μL的含Mg2+的溶液、4μL的PCR缓冲液、2μL的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溶液、0.4μL的Taq DNA聚合酶、2.5 μL的PCR引物,余量为灭菌双蒸水;B-PCR反应程序为:将配好的PCR反应液I放入PCR仪内,进行PCR反应,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2 min;94℃变性30 s,44℃退火45 s,72℃延伸1 min,进行32个循环;72℃终延伸10 min。

步骤二、生物素标记的探针的制备:根据步骤一中所得到的牡丹SINE类反转录转座子的部分序列设计5’端生物素标记的探针引物,以质粒DNA为模板进行PCR,得到生物素标记的探针;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根据步骤一中所得到的牡丹SINE类反转录转座子的部分序列,设计引物,引物序列(其基因序列如基因序列表序列3和序列4)为:

PTSB01  5'-TAGTGGTGTCTAAGGATTTTGTGAG-3';

PTSB02  5'-AATCCTGTTCAGCATTCCCGTA-3';

其中PTSB01进行5’端生物素标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59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