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形缝防水构造可检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6876.8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4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道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缝 防水 构造 检视 系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变形缝防水构造可检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凹槽,由PVC卷材凹入变形缝的上部形成,所述PVC卷材的两端分别通过嵌入粘锚方式固定在变形缝两侧的建筑主体顶面上,挤塑板设置在所述PVC卷材的下方并夹设在变形缝两侧的建筑主体之间;所述凹槽沿其长度方向由多个隔片分隔为多段子槽;
渗漏装置,包括泄水软管,所述每段子槽上均设有一个泄水口,所述挤塑板的相应位置设有与所述泄水口对应的贯穿通孔,所述泄水软管自上而下穿过所述挤塑板上的贯穿通孔与所述泄水口的下端连接,所述泄水软管的下伸出端设有封堵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装置为封盖,所述泄水软管的下端插装有短管,所述封盖螺装在所述短管的下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软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不锈钢管箍与所述泄水口和所述短管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片的截面为U形,中间部分垂直于所述凹槽进行隔断,其两个侧边分别与所述凹槽的侧壁粘合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装置为长尾夹。
6.变形缝防水构造可检视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变形缝内夹设挤塑板,挤塑板的顶面低于变形缝两侧建筑主体的顶面;
在变形缝两侧建筑主体的顶面铺设PVC卷材,并使PVC卷材凹入变形缝内形成凹槽,PVC卷材的两端分别通过嵌入粘锚方式固定在变形缝两侧的建筑主体顶面上,凹槽内沿其长度方向由多个隔片分隔为多段子槽;
每段子槽上均设有一个泄水口,挤塑板的相应位置设有与泄水口对应的贯穿通孔,泄水软管自上而下穿入挤塑板上的贯穿通孔并连接在泄水口的下端,泄水软管的下端设有封堵装置,打开封堵装置可检视变形缝是否渗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软管的下端插装有短管,所述封堵装置为封盖,所述封盖螺装在所述短管的下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软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不锈钢管箍与所述泄水口和所述短管固定。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片的截面为U形,中间部分垂直于所述凹槽进行隔断,其两个侧边分别与所述凹槽的侧壁粘合固定。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装置为长尾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687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谷物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克隆载体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