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形缝防水构造可检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6876.8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4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道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缝 防水 构造 检视 系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变形缝防水构造可检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室顶板及其他室外水平变形缝普遍存在渗漏现象,行业内常有十缝九漏的说法。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设计施工可能存在问题外,无法进行日常维护检修,致其渗漏积蓄成患,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传统的变形缝构造是无法检查的,若有渗漏,只能任其发展,直至造成损坏,显露于外,才会被发现。且维修时,无法确认渗漏点,因而不得不进行大范围的破坏性翻修。
有鉴于此,急需寻求一种新型的变形缝构造,可随时进行便捷的检查,从而在渗漏未酿成患之前就被发现,以大大减少其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变形缝构造无法检查渗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变形缝防水构造可检视系统,包括:
凹槽,由PVC卷材凹入变形缝的上部形成,所述PVC卷材的两端分别通过嵌入粘锚方式固定在变形缝两侧的建筑主体顶面上,挤塑板设置在所述PVC卷材的下方并夹设在变形缝两侧的建筑主体之间;所述凹槽沿其长度方向由多个隔片分隔为多段子槽;
渗漏装置,包括泄水软管,所述每段子槽上均设有一个泄水口,所述挤塑板的相应位置设有与所述泄水口对应的贯穿通孔,所述泄水软管自上而下穿过所述挤塑板上的贯穿通孔与所述泄水口的下端连接,所述泄水软管的伸出端设有封堵装置。
在上述系统中,所述封堵装置为封盖,所述泄水软管的下端插装有短管,所述封盖螺装在所述短管的下端。
在上述系统中,所述泄水软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不锈钢管箍与所述泄水口和所述短管固定。
在上述系统中,所述隔片的截面为U形,中间部分垂直于所述凹槽进行隔断,其两个侧边分别与所述凹槽的侧壁粘合固定。
在上述系统中,所述封堵装置为长尾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变形缝防水构造可检视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变形缝内夹设挤塑板,挤塑板的顶面低于变形缝两侧建筑主体的顶面;
在变形缝两侧建筑主体的顶面铺设PVC卷材,并使PVC卷材凹入变形缝内形成凹槽,PVC卷材的两端分别通过嵌入粘锚方式固定在变形缝两侧的建筑主体顶面上,凹槽内沿其长度方向由多个隔片分隔为多段子槽;
每段子槽上均设有一个泄水口,挤塑板的相应位置设有与泄水口对应的贯穿通孔,泄水软管自上而下穿入挤塑板上的贯穿通孔并连接在泄水口的下端,泄水软管的下端设有封堵装置,打开封堵装置可检视变形缝是否渗水。
在上述施工方法中,所述泄水软管的下端插装有短管,所述封堵装置为封盖,所述封盖螺装在所述短管的下端。
在上述施工方法中,所述泄水软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不锈钢管箍与所述泄水口和所述短管固定。
在上述施工方法中,所述隔片的截面为U形,中间部分垂直于所述凹槽进行隔断,其两个侧边分别与所述凹槽的侧壁粘合固定。
在上述施工方法中,所述封堵装置为长尾夹。
本发明,通过分区设置渗漏装置,并将变形缝内可能存在的渗水引至明处,可做到随时目视检查,对变形缝的渗漏,不仅能及早发现,还能缩小维修范围,使维修时间增加灵活性,即:将检视口变成日常泄水导流系统,待合适的机会再进行维修。渗漏不严重时,甚至可用维护替代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变形缝防水构造可检视系统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中的B-B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中变形缝防水构造可检视系统的实施例2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形缝防水构造可检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分区设置渗漏装置,将变形缝内可能存在的渗水引至明处,可做到随时目视检查,及时发现并找出渗漏范围,便于具体确定维修方案,减少维修破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出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变形缝防水构造可检视系统包括设置在变形缝上的凹槽10以及设置在凹槽10内的渗漏装置40。其中,凹槽10位于变形缝的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68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谷物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克隆载体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