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双动力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57817.2 | 申请日: | 2014-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9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钧;郑温坐;杨思待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2 | 分类号: | B60K11/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佳斐;蔡胜利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动力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冷却系统,特别是指一种车辆的双动力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为一习知的冷却系统1,配合一引擎2的运转而作动,用以冷却该引擎2和一连接于该引擎2并由该引擎2带动而运转的发电机3。该引擎2包含一汽缸21、一设置于该汽缸21中的活塞22、一由该活塞22带动的曲轴23,及一由该曲轴23带动的转轴24。该冷却系统1包含一与该转轴24连接并能随该引擎2运转而作动的水泵11,及一与该引擎2连通的热交换器12,而该水泵11与该引擎2连通,构成完整的冷却回路。
进行冷却的过程中,吸热后的冷却水自该引擎2送出而输入该水泵11,该水泵11将冷却水输入该热交换器12进行冷却,该热交换器12再将冷却水输出给引擎2而完成冷却循环。
然而,该冷却系统1仅包含一个水泵11,若该发电机3做为能供给外部电器的大型发电装置时,亦需要以冷却水进行冷却。然而,该引擎2和该发电机3的较佳工作温度不同,但是该热交换器12仅能提供单一温度的冷却水,无法配合该引擎2和该发电机3的工作温度而给予适当温度的冷却水。再者,该发电机3运转时的温度上升较慢,不须在引擎2启动时立即进行冷却,但以机械带动的水泵11无法主动控制启动时机,仅能在该引擎2转动时,同时对于该引擎2及该发电机3进行冷却,浪费了许多引擎2运转而产生的作功,增加该引擎2的运转负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能控制冷却发电机时机的车辆的双动力冷却系统。
于是,本发明车辆的双动力冷却系统,配合一引擎的运转而作动,该 引擎包含一汽缸、一于该汽缸中作动的活塞、一由该活塞带动的曲轴单元、一由该曲轴单元带动的平衡轴单元,及一供冷却水流通的引擎冷却通道,该双动力冷却系统用以冷却该引擎和一由该引擎带动的发电机,该发电机包含一供冷却水流通的发电机冷却通道。
该双动力冷却系统包含一由该平衡轴单元带动而能随该引擎运转而作动的机械式水泵、一与该机械式水泵和该引擎冷却通道连通的第一热交换器、一与该发电机冷却通道连通的电控式水泵、一与该电控式水泵和该发电机冷却通道连通的第二热交换器,及一与该电控式水泵和该发电机电连接而控制该电控式水泵运作的控制单元。该机械式水泵与该引擎冷却通道连通,并与该第一热交换器及该引擎构成一完整的冷却回路。而该电控式水泵与该第二热交换器及该发电机构成一完整的冷却回路。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该电控式水泵能直接由该控制单元控制而运作,不须藉由该引擎以机械带动方式启动,能在适当时机独立对该发电机进行冷却,且不会增加该引擎运转负载。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示意图,说明习知的冷却系统;
图2是一侧视图,说明本发明车辆的双动力冷却系统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机械式水泵及一电控式水泵;
图3是一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与引擎配合运作;
图4是一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控制单元;及
图5是一示意图,说明该控制单元的一控制元件配合一温度感测元件及一计时件运作。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2与图3,本发明车辆的双动力冷却系统4的一较佳实施例,配合一引擎5的运转而作动,适用于二轮摩托车、四轮全地型车等的车辆,而该引擎5带动一发电机6,该发电机6包含一供冷却水流通的发电机冷却 通道(图未示)。参阅图3,该引擎5包含一汽缸51、一于该汽缸51中作动的活塞52、一由该活塞52带动的曲轴单元53、一由该曲轴单元53带动的平衡轴单元54,及一供冷却水流通的引擎冷却通道55。该引擎5是透过该曲轴单元53带动该发电机6。
该曲轴单元53包括一曲轴531,及一套设于该曲轴531上的第一齿轮532,而该平衡轴单元54则包括一平衡轴541,及一套设于该平衡轴541上且与该第一齿轮532啮合的第二齿轮542。该第一齿轮532的齿数与该第二齿轮542的齿数相同,使该平衡轴541与该曲轴531的运转为同样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78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散热器定位结构
- 下一篇:液压轮毂马达辅助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