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LED荧光粉涂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1135.9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7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致富;郭琪伟;胡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C19/04 | 分类号: | B05C19/04;B05C19/06;B05D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led 荧光粉 设备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机电一体化中LED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全自动LED荧光粉涂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背景
由于“蓝光芯片+YAG荧光粉”产生白光LED的制作方法,其成本最低,实用性强,已成为目前市场产品的主流。将以蓝宝石为衬底的LED芯片应用于半导体照明领域,必须经过复杂封装工艺和制造流程包括固晶、键合、荧光粉涂覆、塑封成型、分光分色和测试分选编带等,才能将LED发出的蓝光转换为白光。荧光粉涂覆作为实现LED蓝光向白光转换的关键工艺之一,直接影响LED发光效率和光均匀性。
荧光粉涂覆设备是白光LED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之一,主要用于完成退LED芯片的荧光粉涂覆工艺,精确控制荧光粉的涂覆区域、涂覆量和涂覆厚度。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是半自动化的点胶机,由于其上料和下料由人工完成,因此其效率很低;其次,其采用的是自由点胶法来完成涂覆工艺,研究发现,自由流动的荧光粉胶形成的荧光粉层的厚度和浓度是不均匀的,从而影响白光LED 的照明品质,形成类似色圈或色斑现象。当前我国尚无全自动、工艺先进的荧光粉涂覆设备的自主研制开发,国外对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全自动荧光粉涂覆等采取封锁政策。我国LED企业很难买到工艺先进的全自动涂覆设备。因此,关键工艺和设备受制于人,导致即使进口LED芯片,也无法生产出国外采用先进涂覆工艺生产的高品质LED模组。制造装备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大功率LED的发展和制造工艺的改进,解决我国LED封装工艺和装备产业链的完整性问题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采用雾化喷涂工艺的全自动荧光粉涂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该荧光粉涂覆设备实现料盘的自动上料、LED的自动视觉定位、雾化喷涂及自动下料,该设备能采用基于迭代学习的荧光粉层喷涂均匀度和厚度控制方法,解决荧光粉层喷涂均匀度和厚度控制技术难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全自动LED荧光粉涂覆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下方固定有主控制箱和工控机主机,所述机架顶端安装有XYZ轴运动平台、料盘拖动机构、喷头控制箱、废料盒和清洁海绵,所述料盘拖动机构位于XYZ轴运动平台的Z轴工作区域下方,所述废料盒和清洁海绵位于料盘拖动机构的侧边、且在XYZ轴运动平台的Z轴工作区域范围内,所述料盘拖动机构的左侧安装有上料装置、右侧安装有下料装置,所述XYZ轴运动平台上方安装有防护板筋,所述主控制箱中安装有控制电路,所述XYZ轴运动平台的Z轴移动滑块上安装有喷涂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喷头控制箱上方固定有工控机的键盘和显示屏,所述控制电路、图像采集装置分别与工控机主机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XYZ轴运动平台包括X方向传动丝杆及X方向伺服电机、Y方向传动丝杆及Y方向伺服电机和Z方向传动丝杆及Z方向伺服电机,所述X方向伺服电机、Y方向伺服电机和Z方向伺服电机分别固定在X方向支架、Y方向支架和Z方向支架上,所述X方向支架上连接有X轴左限位开关、X轴右限位开关和X轴零点开关,所述Y方向支架上连接有Y轴前限位开关、Y轴后限位开关和Y轴零点开关,所述Z方向支架上连接有Z轴上限位开关、Z轴下限位开关和Z轴零点开关,所述X方向伺服电机、Y方向伺服电机和Z方向伺服电机通过伺服驱动器与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X轴左限位开关、X轴右限位开关、Y轴前限位开关、Y轴后限位开关、Z轴上限位开关和Z轴下限位开关分别用于X方向伺服电机、Y方向伺服电机和Z方向伺服电机运行极限位置的确定,当控制电路检测到这些限位开关的信号时,电机就不能再沿当前方向运行,只能沿其反方向运行,X轴零点开关、Y轴零点开关、和Z轴零点开关分别用于X方向伺服电机、Y方向伺服电机和Z方向伺服电机初始化零点位置的确定,所述X轴左限位开关、X轴右限位开关、X轴零点开关、Y轴前限位开关、Y轴后限位开关、Y轴零点开关、Z轴上限位开关、Z轴下限位开关和Z轴零点开关直接与控制电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11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