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SiGeSn源漏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形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63293.8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0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敬;肖磊;赵梅;梁仁荣;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1/336;H01L29/43;H01L29/417;H01L2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sigesn 场效应 晶体管 及其 形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SiGeSn源漏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已经为集成电路行业服务了四十多年。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巧妙技术使其特征尺寸不断缩小,但是并没有改变它的基本结构。然而,集成电路设计窗口,包括性能、动态功耗、静态功耗和器件容差,已经缩小到不得不需要发明一种新的晶体管结构的地步。随着栅长的不断缩小,MOSFET的转移特性(Ids-Vgs)发生退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亚阈值斜率变大和阈值电压降低,也就是说,通过降低栅电极电压Vgs不能使得MOS器件关断得很好。另一方面是,亚阈值斜率和阈值电压均对栅长的变化特别敏感,也就是说,MOS器件的工艺容差变得非常差,该现象被称为短沟道效应。
一方面为了有效地抑制短沟道效应,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器件结构,该器件结构使得半导体沟道仅仅存在于非常靠近栅的地方,能够消除远离栅的所有漏电通道。由于此时该半导体沟道足够地薄,其形状看起来像一条鱼的鳍(Fin),因而研究人员形象地称其为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FinFET器件可以大幅增强栅对沟道的控制能力,有效地抑制了短沟道效应,使其具有驱动电流大、关态电流小、器件开关比高、成本低、晶体管密度高等优点。Fin的材料可以采用廉价的体Si衬底或绝缘体上硅衬底(SOI)来加工。
另一方面,随着器件尺寸的不断缩小,Si材料较低的迁移率已成为制约器件性能的主要因素。为了不断提升器件的性能,必须采用更高迁移率的沟道材料。目前研究的主要技术方案为:采用Ge或SiGe材料做PMOSFET器件的沟道材料,III-V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为NMOSFET器件的沟道材料。Ge具有四倍于Si的空穴迁移率,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Ge和SiGe沟道MOSFET中的技术难点逐一被攻克。在Ge或SiGe的MOSFET器件中,为了在Ge或SiGe沟道中引入单轴压应变,可以在源漏区域填充应变Ge1-xSnx(GeSn)合金,这样通过源漏的应变SiGeSn可以在沟道中引入单轴压应变,大幅度提升Ge或SiGe沟道的性能,当沟道长度在纳米尺度时,其性能提升尤为明显。与Ge相兼容的GeSn合金是一种IV族半导体材料,且与硅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然而,直接生长高质量高Sn含量的GeSn合金非常困难。首先,Sn在Ge中的平衡固溶度小于1%(约为0.3%);其次,Sn的表面能比Ge小,非常容易发生表面分凝;再次,Ge和α-Sn具有很大的晶格失配(14.7%)。为了抑制Sn的表面分凝,提高Sn的含量,可在材料生长时掺入一定量的Si,形成SiGeSn层。Si的晶格常数比Ge小,而Sn的晶格常数比Ge大,通过在GeSn合金中掺入Si,可以提高GeSn合金的稳定性。
在生长SiGeSn材料时,通常采用的方法为分子束外延(MBE)。其中,现有的MBE工艺生长SiGeSn材料的过程为:先在衬底上外延生长一层SiGe缓冲层,再外延SiGeSn薄膜。该方法可得到晶体质量较好的SiGeSn薄膜,但设备昂贵,生长过程较为费时,成本较高,在大规模生产中将受到一定限制。也有人采用化学气相淀积(CVD)工艺生长SiGeSn薄膜,但制得的SiGeSn薄膜质量较差,热稳定性不佳,Sn易分凝,也不适用于半导体器件。并且,在FinFET结构中,一般需要采用选区形成的方法在源漏区形成SiGeSn,理论上可以采用化学气相淀积来选择性生长SiGeSn薄膜,而目前该方法在非选择性生长SiGeSn合金时的热稳定性不佳,Sn易分凝,其选择性生长工艺尚不成熟,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FinFET源漏中难以形成质量好的SiGeSn薄膜、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简单易行且成本低的具有SiGeSn源漏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形成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SiGeSn源漏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之上形成SiGe鳍形结构;在所述SiGe鳍形结构之上形成栅堆叠或假栅;在所述栅堆叠或假栅两侧形成源区和漏区的开口,在所述开口位置露出所述SiGe鳍形结构;向所述SiGe鳍形结构注入含有Sn元素的原子、分子、离子或等离子体,以在所述开口位置形成SiGeSn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32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底置轴流泵
- 下一篇:低深度连接沟槽及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