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具有拉制的闩锁特征部的框架的电磁干扰屏蔽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4764.7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3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肯尼思·M·罗宾逊;M·福奇;P·W·小克罗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尔德电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H05K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 |
地址: | 2011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制 闩锁特征 电磁干扰屏蔽 闩锁部 屏蔽设备 电子部件 附接 基板 开口 接合 可释放 可移除 侧壁 顶面 制造 | ||
1.一种适用于为基板上的一个或多个电子部件提供电磁干扰屏蔽的屏蔽设备,所述屏蔽设备包括:
罩,该罩包括一个或多个保持构件,每个保持构件均具有包括开口的自由端;以及
框架,该框架具有顶面和侧壁,所述框架在构造上被部分地拉制成使得该框架包括:
从所述框架的所述顶面向外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拉制闩锁特征部,每个拉制闩锁特征部能接合在所述罩的对应的开口内,以由此以可释放的方式将所述罩附接至所述框架;以及
沿着所述侧壁的一个或多个开口,在沿着所述侧壁的这一个或多个开口处材料被拉制以形成所述一个或多个拉制闩锁特征部中的对应的拉制闩锁特征部,这些开口沿着所述侧壁从所述一个或多个拉制闩锁特征部向下延伸到所述框架的底部,使得沿着所述侧壁的这一个或多个开口中的每一个开口都具有敞口的形状,
其中,当所述罩被定位在所述框架上时,所述一个或多个拉制闩锁特征部接触所述罩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保持构件中的对应的保持构件的所述自由端并沿着所述自由端滑动,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拉制闩锁特征部与所述自由端之间的滑动接触造成所述一个或多个保持构件移动并允许所述一个或多个拉制闩锁特征部移动到所述一个或多个保持构件的对应的开口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设备,其中,所述框架的所述顶面包括作为连续的整体沿着所述侧壁中的每个侧壁绕所述框架的整个周边唇部延伸的表面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设备,其中,沿着所述框架的所述侧壁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开口在所述侧壁中均大致位于对应的拉制闩锁特征部的下方,其中,所述框架的预定部分的材料被向上拉制而形成所述拉制闩锁特征部中的所述对应的拉制闩锁特征部,由此,在不再存在拉制材料的位置,由于拉制材料的缺失而限定出沿着所述侧壁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开口中的每个开口的所述敞口的形状,使得该敞口的形状包括邻近所述对应的拉制闩锁特征部的闭合端以及沿着所述框架的所述底部的敞口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设备,其中,
所述一个或多个拉制闩锁特征部包括与所述框架的所述顶面重合、对准和/或共面的顶面,并且其中
所述框架的所述侧壁中的每个侧壁均包括一对或多对相邻的下边缘部,这些下边缘部限定所述框架的所述底部并且提供用于将所述框架焊接到印刷电路板的区域,并且沿着所述框架的所述侧壁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开口中的每个开口均位于所述框架的所述一对或多对相邻的下边缘部中的对应的下边缘部之间,使得所述相邻的下边缘部被沿着所述侧壁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开口中的对应的开口彼此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设备,其中,
所述一个或多个拉制闩锁特征部包括这样的顶面,该顶面不会在所述框架的所述顶面的上方延伸,从而所述一个或多个拉制闩锁特征部不会增加所述框架的总高度,并且
沿着所述框架的所述侧壁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开口中的每个开口均包括邻近所述对应的拉制闩锁特征部的闭合端以及沿着所述框架的所述底部的敞口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设备,其中,
所述框架的所述侧壁中的每个侧壁均包括间隔开的下边缘部,这些下边缘部限定了所述框架的所述底部并且提供了用于将该框架焊接至印刷电路板的区域;
沿着所述框架的所述侧壁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开口位于所述框架的所述下边缘部中的至少一对相邻的下边缘部之间,使得所述至少一对相邻的下边缘部被其间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间隔开,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从所述一个或多个拉制闩锁特征部中的对应的拉制闩锁特征部的下方向下延伸到所述至少一对相邻的下边缘部,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所述敞口的形状被限定在所述至少一对相邻的下边缘部之间,由此,在将所述框架焊接至印刷电路板时,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允许焊料围绕所述至少一对相邻的下边缘部流动;并且
所述一个或多个拉制闩锁特征部与所述框架的所述下边缘部间隔开并且不与这些下边缘部对准或不位于所述下边缘部之上,由此所述罩能够在没有焊料的区域中附接至所述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尔德电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莱尔德电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47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供能量的微管-驱动蛋白运输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二层循环停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