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超站台的轨道列车编组的侯站车厢制造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81946.5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7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健 |
主分类号: | B61D17/00 | 分类号: | B61D17/00;B61D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站台 轨道 列车 编组 车厢 制造 | ||
1.本发明名称“长超站台的轨道列车的侯站车厢制造”本发明(结构上)是由在站台长的两端内侧的轨道列车的侯站车厢,经贯通道连接超出站台长度的按路途区间分别乘坐的无侧门车厢(本发明在无特殊说明时无侧门车厢皆指客车无侧门车厢),构成长度超出站台长的客车列车动态编组;其特征是“长度超出站台长的轨道列车”;本权利要求书在无特殊说明时轨道列车皆指长超站台的高铁列车、动车组列车、地铁列车、轻轨列车、城际轻轨列车、磁悬浮列车、火车客车列车、两层轨道列车;
本发明长超站台的轨道列车编组(在结构上)技术特征:
轨道列车的侯站车厢在结构上要求门净宽总合最大化原则,在保证车厢整体结构坚固安全的前提下,要求侯站车厢的门(单侧门)净宽总合超过现有轨道列车侧面门(单侧门)净宽总合;含:侯站车厢的门(单侧门)净宽总合超过现有地铁列车、轻轨列车的侧面门(单侧门)净宽总合的原有门净宽总合的大约7,5米,即地铁列车、轻轨列车的侯站车厢的门(单侧门)净宽总合在7,5米以上;含:超过现有高铁列车、动车组列车、火车客车列车侧面门(单侧门)原有净宽总合的大约2、6米,即高铁列车、动车组列车、火车客车列车的侯站车厢的门(单侧门)净宽总合在2、6米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发明了轨道列车的承重柱框架结构的列车车厢;即将竖扶手变为侧承重拄和中心承重拄,并要采用实心:横扶手也采用实心,增加了在车厢门框上的加强横梁、车底模块联接在枕梁上的中心纵梁和加强侧纵梁,以及车顶模块的车顶中心纵梁、加强侧纵梁;承重拄以焊接或螺栓法联接车顶模块的中心纵梁、加强侧纵梁和车底模块中心纵梁、加强侧纵梁,形成的承重拄框架结构列车车厢的主体结构,目的是侯站车厢门净宽总合最大化原则后,为弥补车厢侧墙承重力的减少。
3.根据权利要求1,发明了侯站车厢门的制造方式重叠平移动力门:
侯站车厢门的制造方式重叠平移动力门:技术特征:车厢相邻两侧门在开启时相邻门页形成前、后两门页与车侧墙宽三者重叠;其重叠方式:
其重叠方式:1)以车厢侧墙为中心线的内藏、外露重叠平移动力门;内藏嵌入式车门与外露塞拉门重叠组合;内藏嵌入式车门与外挂式车门重叠组合;内藏嵌入式车门与外摆门重叠组合;内藏塞拉门与外露塞拉门重叠组合;内藏塞拉门与外挂门重叠组合;内藏塞拉门与外摆门重叠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其重叠方式:2)以车侧墙为最里层的外露、再外露重叠平移动力门;外露塞拉门与再外露塞拉门重叠组合;外露塞拉门与再外露外挂门重叠组合;外露外摆门与再外露外摆门重叠组合;外露塞拉门与再外露外摆门重叠组合;外露外摆门与再外露外挂门重叠组合;外露外挂门与再外露外挂门重叠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其重叠方式:3)以车厢侧墙为最外层的内藏、、再内藏、重叠平移动力门;内塞拉门与内塞拉门重叠动力门;内藏嵌入式车门与内藏嵌入式车门重叠动力门;内塞拉门与内藏嵌入式车门重叠动力门;
4)在同一列车编组中,不同类型车门重叠门时,采用相同的电控控制系统,即共同采用电控电动门控制系统;或共同采用电控气动门控制系统,也要和站台内车厢电控系统一致,并与在驾驶室列车车辆控制单元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1,侯站车厢门的其他制造方式:
侯站车厢门的并联门拄式动力门,技术特征是并联门拄;门页开门时与车厢为垂直;
并联门拄式竖开门------相邻两侧门门转轴竖置、门拄并联,净宽总合或可达到无限接近车厢侧墙的长,门页开门时与车厢为垂直;既采用现有地铁列车(或公交车)的外摆门开门方式,只是开门角度确保门页全开时与车厢侧墙为垂直状态,以达到使开门净宽最大化的目的。
7.根据权利要求2门页向外开时采用现有地铁列车的外摆门的只是调整门页的上、下弯臂的长度和转轴位置,并调整门页上的上、下铰链的长度和转轴位置:使门页上的上、下弯臂的长度和转轴位置与门页上的上、下铰链的长度和转轴位置及门页边的三者的的配合位置能确保门页全开时与车厢位置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侯站车厢门的其他制造方式:侯站车厢门的制造方式重叠平移动力门:磁悬浮列 车、高铁列车、动车组列车、火车客车列车的侯站车厢的门可采用加强型地铁列车的内藏嵌入式动力门组合、外挂式动力门组合、内塞拉门动力门组合、外塞拉门动力门组合、外摆式车门动力门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健,未经刘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194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