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震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83310.4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1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畅建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畅建坤 |
主分类号: | F16F13/06 | 分类号: | F16F13/06;F16F9/22;F16F9/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472000 河南省三门峡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震器 | ||
1.一种避震器,用于连接在车体和车桥之间,其特征在于,
该避震器包括并列设置的一个主缸、一个第一副缸和一个第二副缸,所述第一副缸和所述第二副缸对称排布在所述主缸的两侧,用于连接车桥;
所述主缸内设置有相连接的主活塞和主活塞杆,所述第一副缸内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一副活塞和第一副活塞杆,所述第二副缸内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二副活塞和第二副活塞杆,所述主活塞杆、所述第一副活塞杆和所述第二副活塞杆同步往复运动,且分别从所述减震器的同一端伸出,用于连接车体;
其中:
所述主缸内的主活塞前腔内设置有从动活塞,所述从动活塞与所述主活塞前腔的腔底之间设置有弹簧;
所述第一副缸内的第一副活塞后腔和所述第二副缸内的第二副活塞后腔分别连通于所述主活塞和所述从动活塞之间的腔室,且所述第一副活塞和所述第二副活塞的总面积小于所述主活塞的面积;
当所述主活塞杆、所述第一副活塞杆和所述第二副活塞杆对应的同步推动所述主活塞、所述第一副活塞和所述第二副活塞时,所述主活塞和所述从动活塞之间的液体流入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和所述第二副活塞后腔,且所述弹簧被压缩;反之液体回流,且所述弹簧回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和所述第二副活塞后腔分别设置有排气阀,能够手动或者自动开启,用于排除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塞后腔设置有输油管,所述第一副活塞前腔内设置有储油罐,所述输油管的一端靠近所述主活塞,其另一端对应所述储油罐的灌口,所述储油罐用于盛接来自所述输油管的液体,以及用于预先存储液体,且所述储油罐满后液体溢出至所述第一副活塞前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缸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压力油罐,两个所述压力油罐分别储有液体,两个所述压力油罐的高度低于所述主活塞前腔的高度;
两个所述压力油罐内分别设置有入油管;
所述入油管的一端伸出所述压力油罐的灌顶,通过于所述主活塞和所述从动活塞之间的腔室相连通,且管口处设置有自动阀门;
所述入油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压力油罐的罐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压力油罐的罐身分别安装有油罐透气管,所述油罐透气管的一端穿过罐身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副活塞前腔和所述第二副活塞前腔相连通,其另一端设置有透气管浮标阀门,通过所述压力油罐内的液体降低和升高至相应液位时,对应控制所述透气管浮标阀门的开与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底部设置有储油底腔,其中:
所述储油底腔的一侧设置有入油口,所述入油口与减震器外界相通,用于补充液体;所述储油底腔的另一侧与所述主活塞后腔相连通,且所述储油底腔内设置有活塞块和复位弹簧,所述活塞块与所述复位弹簧相连接;当所述主活塞杆拉动所述主活塞时,所述主活塞后腔气压增大推动所述活塞块克服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发生移动,使所述储油底腔的容积减小液面升高,反之,则所述复位弹簧驱使所述活塞块复位,使所述储油底腔中的液面下降;
所述储油罐的罐底部设置有底孔,使所述储油罐与所述储油底腔相连通,且所述底孔中设置有自动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器还包括抽油筒,所述抽油筒位于所述第一副缸外部且与所述第一副缸并列设置,在所述抽油筒内设置有相连接的抽油活塞和抽油杆,所述抽油杆连接于车体,所述抽油筒的抽油活塞前腔分别通过管路连通于两个所述压力油罐,且所述管路上分别设置有单向阀门,用于防止所述压力油罐中的液体回流至所述抽油活塞前腔中;其中:
所述抽油筒的抽油活塞前腔内设置有抽油管,所述抽油管的一端伸出所述抽油筒至所述储油底腔中,所述抽油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抽油管浮标阀门,通过所述抽油活塞前腔内的液体降低和升高至相应液位时,对应控制所述抽油管浮标阀门的开与合。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塞前腔的腔底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具有回油筒,所述回油筒内具有回油活塞,所述回油活塞与所述从动活塞通过回油杆相连接,且所述回油杆为空心结构,用于实现所述从动活塞与所述主活塞之间的腔室连通于回油活塞前腔,所述回油活塞前腔的底端侧壁设置有回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畅建坤,未经畅建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331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校园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应用在工业机器人上的阻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