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闭合面板的支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9960.X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4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S.W.索普;H.J.奈基尔;H.H.梅塔;P.M.斯内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葛青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闭合 面板 支撑 机构 | ||
1.一种用于车身的可动闭合面板的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包括:
连杆组件,其包括连杆和连杆基部结构,该连杆操作地连接至闭合面板和连杆基部结构;
平衡装置,其包括:
至少一个引导块,其被联接至连杆基部结构以与其一起运动;
至少一个阻力构件,其与该至少一个引导块相互作用;
其中该至少一个引导块和该连杆基部结构能沿该至少一个阻力构件的长度运动,从而该至少一个引导块与该至少一个阻力构件接合以建立该至少一个引导块和该至少一个阻力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且
其中该至少一个引导块和该至少一个阻力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阻力,该阻力足以在连杆基部结构沿该至少一个阻力构件的长度运动时平衡该闭合面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中该至少一个引导块由第一材料形成,且该至少一个阻力构件由第二材料形成,其中第一材料的至少一个引导块和第二材料的至少一个阻力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阻力,该阻力足以在连杆基部结构和至少一个引导块沿至少一个阻力构件的长度运动且与该至少一个阻力构件接合时平衡闭合面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机构,其中第一材料是摩擦材料,且其中第二材料是钢和尼龙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中闭合面板能相对于车身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且其中连杆组件和平衡装置降低了闭合面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时该闭合面板的速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机构,其中平衡装置还包括相对于至少一个阻力构件偏压地定位的至少一个弹簧元件,该至少一个弹簧元件限定至少一个止动部且配置为将至少一个阻力构件偏压在至少一个引导块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机构,其中当连杆基部结构和至少一个引导块沿至少一个阻力构件的长度运动且接近至少一个止动部时,连杆基部结构和至少一个引导块压缩至少一个弹簧元件,从而被压缩的弹簧元件偏压至少一个阻力构件,以随着连杆基部结构和至少一个引导块接近至少一个止动部而增加阻力。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机构,其中该支撑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引导块和至少两个阻力构件,该至少两个阻力构件在其之间限定间隙,且该至少两个阻力构件每个都具有面向间隙的第一侧和背向间隙的第二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机构,其中该至少两个引导块被布置在连杆基部结构内且被布置在该至少两个阻力构件周围,从而该引导块与该至少两个阻力构件的一个的第二侧直接接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机构,其中该至少两个引导块与连杆基部结构联接且被布置在该连杆基部结构周围,该引导块和连杆基部结构被布置在限定于该至少两个阻力构件之间的间隙内,从而该引导块每个与该至少两个阻力构件的一个的第一侧直接接合。
10.一种用于具有车身的车辆的可枢转闭合面板的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包括:
连杆组件,其包括连杆和连杆基部结构,该连杆在第一附连点处操作地连接至该闭合面板且在第二附连点处操作地连接至连杆基部结构,该连杆基部结构配置为相对于第一附连点线性地运动;
平衡装置,其包括:
至少一个引导块,其由第一材料形成且被联接至连杆基部结构以与其一起运动;
至少一个阻力构件,其由第二材料形成且被配置为与该至少一个引导块相互作用以建立阻力,该阻力足以在连杆基部结构相对于第一附连点线性运动时平衡该闭合面板;
其中该至少一个引导块和该连杆基部结构能相对于第一附连点线性运动;
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其被相对于该至少一个阻力构件偏压地定位,该至少一个弹簧元件限定至少一个止动部,该至少一个止动部被配置为将该至少一个阻力构件偏压在该至少一个引导块上,以在该连杆基部结构和该至少一个引导块相对于第一附连点线性运动时充分地平衡该闭合面板;
其中该闭合面板能相对于车身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连杆和平衡装置能操作以将闭合面板保持在第二位置中;
其中当闭合面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时,平衡装置能操作以降低闭合面板的速度;且
其中闭合面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的速度由第一材料的至少一个引导块与第二材料的至少一个阻力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99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纳型失磁保护装置的校验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层叠体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