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筒桩的施工方法及其桩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2260.6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5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东曙 |
主分类号: | E02D7/18 | 分类号: | E02D7/18;E02D5/6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方法 及其 结构 | ||
1.一种桩筒结构,包括内筒(1)、外筒(2)、桩靴(3)、振动锤、传动架、夹持器(7)和冲击落锤(8),其特征在于,所述桩靴(3)设置在内外筒的下端,所述夹持器(7)分别与内外筒的上端相固定,所述传动架的下端穿过或者越过夹持器(7),与内外筒相固定,传动架的上端与冲击落锤(8)相适配,所述振动锤设置在夹持器(7)上,所述内筒(1)的上部设有封板(1.1),封板(1.1)的下方设有与内筒(1)相连通的排泥管(9),所述排泥管(9)的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封板(1.1)倾斜设置;或所述封板(1.1)水平设置,所述排泥管(9)沿内外筒对称设置,所述桩筒结构的施工方法为:第一步,将内筒(1)、外筒(2)和桩靴(3)放置在需要打桩的位置;第二步,用夹持器(7)将内外筒的上端固定,传动架穿过或者越过夹持器(7),与内外筒固定,振动锤作用在夹持器(7)上,冲击落锤(8)作用在传动架上;第三步,启动振动锤和冲击落锤(8),传动架和夹持器(7)推动内筒(1)、外筒(2)和桩靴(3)一起深入土层,直至打桩到要求的深度;第四步,冲击落锤(8)停止工作,在内外筒之间进行浇注混凝土的工作,在振动锤的辅助下,拔出内筒(1)和外筒(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锤为双电机振动锤(5.1),所述传动架为穿过夹持器(7)的连接管(6.1),连接管(6.1)的上端设有与冲击落锤(8)相适配的上垫板(4),连接管(6.1)的下端与内筒(1)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锤为液压振动锤(5.2),所述传动架为越过夹持器(7)的门形架(6.2),门形架(6.2)的顶部与冲击落锤(8)相适配,门形架(6.2)的两侧分别与内外筒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器(7)为由内锥形管(10)、外锥形管(11)、子法兰(12)、母法兰(13)和支撑板(14)组成的法兰夹持器,所述母法兰(13)与内外筒的上端相连,所述子法兰(12)与母法兰(13)相适配,所述内锥形管(10)、外锥形管(11)的两端分别与子法兰(12)、支撑板(14)对应焊接相连,所述振动锤设置在支撑板(1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桩筒结构还包括紧固螺栓(17),所述内筒(1)与外筒(2)之间设有夹持板I(15),外筒(2)的外壁设有夹持板II(16),所述紧固螺栓(17)依次穿过夹持板II(16)、外筒(2)和夹持板I(15),与内筒(1)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东曙,未经陈东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22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