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水粉砂层地质大跨度多线路加固系统及顶进涵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9445.X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6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丁立明;徐冬青;杨金有;徐高山;庞前凤;袁越;王肃良;薛志明;陈福现;徐小燕;韩春放;刘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地址: | 10004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水 砂层 地质 跨度 线路 加固 系统 顶进涵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路加固系统及顶进涵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深水粉砂层地质大跨度多线路加固系统及顶进涵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既有平交道口不能满足道路交通需要时,一般采用顶进式框架桥改平交为立交或者上跨通过。在高水位、长顶程、大跨度和高吨位的场合,顶进涵穿越多条既有线路顶进过程中地下涌水及地基不稳的问题时常出现,而且根据施工需要,有的还需要中断通行,给铁路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深水粉砂层地质大跨度多线路加固系统及顶进涵施工方法,解决了顶进过程中地下涌水及地基不稳的问题,对铁路干扰时间短,不中断通行,可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营。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深水粉砂层地质大跨度多线路加固系统包括高压旋喷咬合桩、防护桩、抗横移桩、支撑桩;所述高压旋喷咬合桩为边坡挡土及基坑底部加固;所述防护桩设置在两侧路肩左右四角,防止桥体两侧的路基边坡发生塌方;所述抗横移桩使横梁工字钢不发生横移,保证整个线路不发生横向移动;所述支撑桩可有效防止顶进前侧的塌方。
一种深水粉砂层地质大跨度多线路顶进涵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井点降水、基坑开挖及滑板制作、预制框架桥及安装刃脚、线路加固、顶进施工、过程控制。
一种深水粉砂层地质大跨度多线路加固系统的顶进涵施工方法,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星星井点降水:在桥两侧与前端分别插入透水钢管,利用离心泵抽水,按框构桥总宽度布设。每个井点抽水全部集中在工作坑两侧通长排水管内后集中汇入附近的沟槽。
2、基坑开挖及滑板制作:基坑支护采用钢板桩并填土夯实。现场路基土质为砂类土,为减少顶进期间塌方,增加地基承载力,框构桥顶进范围内路基进行旋喷加固,进出口采取钻孔桩加固措施。滑板采用方格网控制高程法,用钢筋头埋入混凝土内,分成方格网,控制高程,按点找平,再用1:3水泥浆抹面整平处理,为消除U型槽顶进启动后与入路基前的空顶阶段方向偏差,在框架桥边墙两侧滑板上设置导向墩。
3、预制框架桥及安装刃脚:准确测量定位,使滑板中心线、预制框架中心线重合。顶进前,框架桥出入口各设一排高压旋喷咬合桩,其作用为边坡挡土、止水帷幕及基坑底部加固;防护桩桩顶设置钢筋混凝土冠梁,作为桥外侧线路加固工字钢横梁的硬支点;抗横移桩作用为桥体顶进时的前背梁,能有效防止桥体顶进过程中线路发生横移;支撑桩桩顶设置两根一束的工字钢冠梁作为横梁的硬支点,即使发生塌方现象,横梁工字钢通过支撑桩纵梁的作用可以把线路架空,不影响线路的行车安全,可有效防止顶进前侧的塌方。刃脚主要起导向和对施工人员起安全保护作用,安装时必须严格要求,不能出现向上或向下的倾角,防止顶进时出现高程偏差。
4、线路加固:严格检查线路的方向、水平、轨距及加固螺栓扣件是否松动,工字钢与线路钢轨接触处的绝缘是否良好等,做到每过一次列车检查一遍。
5、顶进施工:顶进时横向工字钢悬空长度不大于3米,为防止线路横移,框构桥顶板预制时在尾部每隔3m设置拉环,采用倒链与线路加固系统联系在一起,随顶随拉紧倒链,桥外设地锚拉紧线路。预制框构桥时底板做成船头坡,框构桥顶进前地下水位降至基底1米以下。
6、过程控制:箱涵顶进就位的质量,主要是通过顶进过程控制,利用列车间隔进行顶进。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星星井点降水,解决了顶进过程中地下涌水及地基不稳的问题
2、框架桥预制成型后整体顶进,刚度大,抗震性能良好,受气候影响较小,可防止地下水渗入涵内。
3、框架桥顶进施工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加固和安装方便且易于操作,顶推速度快并缩短工期。
4、工程所用的工字钢、钢轨、枕木、扣配件等进行了回收且可循环利用,工字钢及其它扣配件运转到一定周期后,还可以按废弃钢铁进行处理,总体经济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深水粉砂层地质大跨度多线路加固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94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纤维状MFI型沸石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碱减量废水回收循环使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