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性3‑吗啉甲醇类和3‑吗啉甲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1239.8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0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孙杨;周济国;王进;李金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佰华生物医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65/30 | 分类号: | C07D26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1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性 甲醇 甲酸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性3-吗啉甲醇类和3-吗啉甲酸类化合物的新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手性的3-吗啉甲醇类(I)化合物和3-吗啉甲酸类(II)化合物是用途广泛的关键性医药中间体,诸多药厂在新药开发中都在使用这一系列化合物。现有的合成技术通常存在原料昂贵不易得、技术复杂、条件苛刻、收率极低、手性纯度不高、不适合工业生产等缺点。
因此手性3-吗啉甲醇类(I)化合物和3-吗啉甲酸类(II)化合物的合成越来越受到化学家们的重视。
上海常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公开了一篇关于(S)-3吗啉羧酸合成新方法的专利,其合成路线如下式所述:
该合成路线使用丝氨酸为起始原料,路线看上去比较短,但是该路线需要使用强氧化剂高氯酸,该化合物非常危险,另外,关环那一步由于酯基的影响,放大收率非常低,不适合工业化。
John D.DiMarco等于2006年公开了一篇涉及(R)-N-Boc-3-吗啉甲醇的专利,其合成路线如下式所述:
该合成路线也是使用丝氨酸为起始原料,合成路线很短,但前面收率极低,并使用剧毒的硼烷二甲硫醚和昂贵的钯炭催化剂,总体来说该路线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操作简单、收率高、产物纯度高且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手性3-吗啉甲醇类化合物的新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手性3-吗啉甲醇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可以用如下的反应式来表示:
式中R为芴甲氧羰基,对甲苯磺酰基,三氟乙酰基,三苯甲基,叔丁氧羰基,苄氧羰基,苄基,乙酰基;R1为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苄基、叔丁基或叔戊基;R2为甲氧甲基、三甲基硅基、叔丁基二甲基硅基或叔丁基二苯基硅基;X为氯或溴。
本发明以手性丝氨酸为起始原料,通过催化剂酯化得到丝氨酸酯(III),所得的丝氨酸酯(III)与卤乙酰卤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化合物(IV),化合物(IV)经过羟基保护得到化合物(V),化合物(V)加入还原剂将酯还原为醇(VI),醇(VI)在碱性条件下关环反应得到化合物(VII),化合物(VII)经过酰胺还原、羟基脱保护、N保护得到目标产物(I)。
具体的,所述的手性3-吗啉甲醇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向反应装置中加入手性丝氨酸、醇和第一催化剂,混合均匀后0~150℃反应1~24小时,反应液调至弱碱性,浓缩后得含盐的化合物(III),所述的手性丝氨酸与醇的摩尔比为(30∶1)~(1∶30),所述的第一催化剂为硫酸、二氯亚砜、盐酸、磷酸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的醇为甲醇、乙醇、丙醇、丁醇、苄醇中的任意一种。
(2)向反应装置中加入化合物(III)、碱(A)及溶剂(a),冷却下加入卤乙酰卤,-78~50℃下反应1~24小时,反应结束后,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有机相,有机相经干燥、浓缩得化合物(IV),所述的化合物(III)与卤乙酰卤的摩尔比为(5∶1)~(1∶6);
优选的,所述的卤乙酰卤为氯乙酰氯或溴乙酰溴,
优选的,所述的碱(A)为三乙胺、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吗啉、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氢化钠、氢氧化钠、氢化钾、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的溶剂(a)为甲苯、四氢呋喃、二氯乙烷、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乙腈、乙醚、甲基叔丁基醚中的至少一种。
(3)向反应装置中加入化合物(IV)、碱(B)及溶剂(b),加入保护基试剂,-20~60℃下反应1~24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有机溶剂萃取,有机相经干燥、浓缩得化合物(V),所述的保护基试剂为三甲基氯硅烷、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氯甲基甲醚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的碱(B)为三乙胺、吡啶、吡唑、4-二甲氨基吡啶、吗啉、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氢化钠、氢氧化钠、氢化钾、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的溶剂(b)为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酰胺、甲苯、四氢呋喃、二氯乙烷、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乙腈、乙醚、甲基叔丁基醚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佰华生物医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佰华生物医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12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