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区的交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1373.8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5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董满生;高仰明;储诚富;李计金;廖正根;唐飞;侯超群;孙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8/00 | 分类号: | E01D18/00;E01D19/02;E01D19/12;E01D101/4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越 城市 轨道交通 建设 交通 结构 | ||
1.一种跨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区的交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交通结构是在交通建设隔离区(9)的两侧设置各墩台(1),在所述各墩台(1)上分别设置墩柱(2),以位于交通建设隔离区两侧的墩台(1)为支撑架设位于所述交通建设隔离区上方的桥拱(5),利用所述墩台(1)、墩柱(2)和桥拱(5)设置通行道路,形成在空中跨越所述交通建设隔离区的可拆卸交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区的交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各墩台(1)在沿通行道路的通行方向上间隔设置,最接近交通建设隔离区的两侧墩台均为第一墩台(1a),所述桥拱(5)架设在两侧第一墩台(1a)上,所述通行道路是由桥拱(5)、墩柱(2)和墩台(1)共同支撑拱形板梁(3),在所述拱形板梁(3)上铺设路面板(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区的交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墩台(1)为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并通过膨胀螺栓与土基层固定;所述墩柱(2)和桥拱(5)为无缝钢管拼装件,并通过法兰固定于墩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区的交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拱形板梁(3)是由板梁块(30)拼装成,在沿通行道路的通行方向上、相邻板梁块(30)之间是以凹凸结构相配合进行拼装,并在上下相叠的凹凸结构位置处以高强螺栓(14)实施固定连接;所述板梁块(30)是以E-玻璃纤维增强间苯聚酯树脂拉挤型材为材质,在所述板梁块(30)的上表面设有抗剪凸筋(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区的交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路面板(6)是由路面板块(60)拼装成,所述路面板块(60)的结构形式是:自顶面向下依次为第一橡胶带束层(63)、泡沫芯层(66)、第二橡胶带束层(68)和底部玻璃纤维层(61a)构成矩形板芯;在所述矩形板芯的四周是以侧部玻璃纤维层(61b)形成围板;在所述底部玻璃纤维层(61a)的底面设置有抗剪凹道(61c);所述抗剪凹道(61c)与板梁块上表面的抗剪凸筋(18)之间形成凹凸配合;在所述侧部玻璃纤维层(61b)的外表面设置为矩齿形(61d),相邻路面板之间是以齿顶相对,并在齿间以弹性连接件(15)嵌缝密封,所述弹性连接件(15)为矩齿形聚乙烯低发泡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区的交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橡胶带束层(63)和第二橡胶带束层(68)是以再生胶成型,成型的再生胶中嵌有加筋钢丝;所述第一橡胶带束层(63)中的加筋钢丝为两层,上层为纵向钢丝(64),下层为横向钢丝(65),所述纵向是指沿通行道路的通行方向,在所述第一橡胶带束层(63)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第二橡胶带束层(68)中的加筋钢丝为单层钢丝网(67);在所述第二橡胶带束层(68)与底部玻璃纤维层(61a)之间以胶黏剂层(62)胶接,所述胶黏剂层(62)为双组分环氧胶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区的交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泡沫芯层(66)是以聚丙烯发泡材料(EPP)为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13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缓冲设备和悬挂设备
- 下一篇:一种重型浮动式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