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基合金轴瓦耐磨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5121.2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7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何鹏;杨卫岐;邱希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9/16 | 分类号: | B23K9/16;B23K9/04;B23K9/23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轴瓦 耐磨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堆焊方法,尤其是轴瓦堆焊巴氏合金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轴瓦是滑动轴承中重要的零部件,它可以支撑轴和轴上零件,保证轴的旋转精度,并减少轴与支撑零件之间的摩擦。现代大型高速电机多采用铜基合金轴瓦,铜基合金具有比钢更高的导热率,可以较快的散去由于滑动摩擦引起的热量。此外,铜基合金的硬度低于钢材质,即使轴瓦被研损严重,铜基合金基体也不会损坏轴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轴瓦的滑动面多采用顺应性、抗咬合性、耐蚀性、嵌藏性较好的巴氏合金。传统的做法是采用离心浇铸的方式使巴氏合金附着于轴瓦表面。这种方法获得的耐磨层结合强度低,而且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成分偏析、气泡、龟裂等缺陷,降低了耐磨层的性能。有文献报道浇铸法轴瓦的最短寿命仅为45分钟,最长不超过2年。电弧喷涂方式制备的耐磨涂层薄,机械结合不牢固,电弧堆焊或火焰堆焊方式的热输入大且有飞溅。为提高机电设备运行的整体可靠性,亟需一种新的轴瓦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轴瓦涂层结合强度低、涂层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提供一种铜基合金轴瓦耐磨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铜基合金轴瓦耐磨层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一、将铜合金轴瓦用细砂纸打磨至出现金属光泽;
二、然后用丙酮超声清洗5~10min;
三、在步骤二清洗后的轴瓦表面进行搪锡处理,将锡水挂于轴瓦表面;
四、在氩气保护条件下使用CMT焊机在轴瓦表面堆焊巴氏合金,控制巴氏合金焊丝直径为1.0~2.0mm,焊接电流为40~70A,焊接电压为10~15V,送丝速度为2.0~5.0m/min,焊接速度为10~15mm/s,氩气流量为10~20L/min,巴氏合金焊层厚度为2~20mm;
五、采用车削或刮削的工艺调整轴瓦的尺寸和平整度,即完成铜基合金轴瓦耐磨层的制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冷金属过渡法(Cold Metal Transfer,简称CMT)来制备轴瓦表面巴氏合金耐磨涂层,该方法获得的涂层可以实现与铜基轴瓦基体牢固的冶金结合,涂层致密,组织均匀,能够适应大型设备频繁起停带来的过临界振动,而且CMT技术较低的热输入使得铜基材质不易变形,保证了尺寸稳定性,适用于现代电机精密轴瓦的制备。
本发明方法包括轴瓦表面前处理、搪锡、冷金属过渡法堆焊巴氏合金、车削处理等过程,提高了耐磨涂层与铜基轴瓦基体的结合强度,优化了涂层组织,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轴瓦加工精度。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CMT法堆焊制备巴氏合金轴瓦耐磨层,该方法与普通浇铸方式相比获得的涂层组织更加均匀致密,避免了成分偏析,连接平均强度达70MPa;该方法与电弧喷涂方式相比可以获得更厚的耐磨涂层,而且熔滴与轴瓦基体为冶金结合,比电弧喷涂层的机械结合更加牢固;该方法与普通电弧堆焊或火焰堆焊相比热输入更小且无飞溅,有利于减小涂层应力和保证轴瓦尺寸稳定性。该方法同样可以应用于损坏轴瓦的维修补救,焊接质量易于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轴瓦截面的示意图,其中1为铜基合金轴瓦,2为搪锡层,3为巴氏合金CMT堆焊层;
图2是实施例二中的铜表面堆焊巴氏合金接头的横切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铜基合金轴瓦耐磨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将铜合金轴瓦用细砂纸打磨至出现金属光泽;
二、然后用丙酮超声清洗5~10min;
三、在步骤二清洗后的轴瓦表面进行搪锡处理,将锡水挂于轴瓦表面;
四、在氩气保护条件下使用CMT焊机在轴瓦表面堆焊巴氏合金,控制巴氏合金焊丝直径为1.0~2.0mm,焊接电流为40~70A,焊接电压为10~15V,送丝速度为2.0~5.0m/min,焊接速度为10~15mm/s,氩气流量为10~20L/min,巴氏合金焊层厚度为2~20mm;
五、采用车削或刮削的工艺调整轴瓦的尺寸和平整度,即完成铜基合金轴瓦耐磨层的制备。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51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钛钢钛复合板扩散焊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快速治愈骨伤的中药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