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成本计算的低氮燃烧最优NOx排放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5495.4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5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晴川;周新刚;姜波;董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成本计算 燃烧 最优 nox 排放量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成本计算的低氮燃烧最优NOx排放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NOx是电站燃煤锅炉的主要污染物之一。NOx不仅对臭氧层造成破坏,产生温室效应,并且是PM2.5的主要源头之一。因此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电站锅炉实施了更为严格的NOx排放标准,从2014年开始,现有燃煤锅炉NO x排放标准达到100mg/m3以下。目前传统电站锅炉NOx实际排放远远高于此标准,一般烟煤锅炉NOx排放浓度在500-800mg/m3,贫煤锅炉在650-1100mg/m3,无烟煤锅炉的NOx排放浓度更高。
降低电站燃煤锅炉NOx排放的主流途径有两种,即低氮燃烧(LNB)、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低氮燃烧(LNB)是燃烧过程中的降低NOx技术,SCR是燃烧后降低NOx技术。煤燃烧过程中NOx主要产生于燃烧初期的挥发份析出和高温下空气中N的氧化。低氮燃烧(LNB)就是通过改造锅炉燃烧器的型式,在煤燃烧的初期刻意只提供燃烧所需70%-80%的空气,使燃烧处于缺氧和较低的温度状态,从而减少NOx的生成,然后在燃烧的后期投入剩余的20%-30%空气(这一部分空气称作over fire air,简称OFA),尽量使煤中焦炭能够燃尽。OFA风量在0-30%范围内变化,OFA量越大,NOx排放越低,但是也导致欠氧和低温程度越高,焦炭难以燃尽,燃烧经济性降低。
经过低氮燃烧器(LNB)改造后,烟煤锅炉NOx排放能够降低到200-400mg/m3,贫煤锅炉能降低到400-600mg/m3,为进一步将NOx降低到国家标准要求的100mg/m3以下,目前主流的途径是在锅炉尾部安装SCR烟气脱硝系统。SCR烟气脱硝的原理是在催化剂作用下,向烟气中喷入氨NH3,将烟气中的NOx催化还原成N2和H2O,主要反应式为4NO+4NH3+O2=4N2+6H2O。所需还原剂氨NH3一般采用液氨或尿素的形式提供。要求的NOx排放越低,需要的还原剂氨NH3越多。
为了达到环保要求,目前大多数电站锅炉采取了低氮燃烧(LNB)+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技术。低氮燃烧(LNB)可以通过控制OFA风量的大小控制炉膛出口NOx的排放量。同时低氮燃烧(LNB)出口的NOx又是SCR入口的NOx,锅炉低氮燃烧不仅影响锅炉燃烧的经济性,也影响到SCR的运行氨消耗量。一方面低氮燃烧(LNB)NOx排放越低,要求的燃烧初期欠氧程度越高,燃烧效率越低,需要消耗更多的煤,导致成本上升;另一方面,低氮燃烧(LNB)排放的NOx越低,则SCR系统则所需消耗的还原剂氨NH3越少,成本下降。因此低氮燃烧存在在一个最经济的NOx控制值,在此值下,低氮燃烧(LNB)+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的成本最低。另外,入炉煤和氨的市场价格的变化,也会影响总成本的变化。
目前装备了LNB+SCR的电站燃煤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对于低氮燃烧的NOx排放控制通常只是粗略要求在不大幅度降低燃烧经济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NOx,没有进行低氮燃烧和脱硝氨消耗的成本比较,也未考虑煤和氨的市场价格的变动,未见有通过精确计算成本后,对低氮燃烧的NOx排放值进行精确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成本计算的低氮燃烧最优NOx排放量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通过比较锅炉效率变化成本和氨消耗量变化成本,在NOx排放达标的前提下,使LNB+SCR系统的运行成本最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成本计算的低氮燃烧最优NOx排放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定机组运行在某一固定电负荷,保持其他运行参数不变,将低氮燃烧LNB的OFA风量由0-30%逐步改变若干次,得到若干个不同运行工况,记录工况值,并测量每个工况下LNB出口的NOx排放量、锅炉效率、NH3消耗量;
(2)改变机组运行负荷,重复上述步骤,得到机组不同负荷下NOx排放量、锅炉效率、NH3消耗量;
(3)输入入炉煤和液氨的市场价格,分别记做m1、m2,单位:元/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54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