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叠片结构提高聚变堆内壁耐等离子体辐照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7811.X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6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胡德志;马栋;吕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B1/13 | 分类号: | G21B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结构 提高 聚变 内壁 等离子体 辐照 性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能应用领域,涉及一种利用叠片结构提高核聚变反应装置内壁耐等离子体辐照性能的方法,该发明适用于采用氢同位素进行聚变反应装置中内壁上的面向等离子体表面。
背景技术
核聚变能源的储量丰富并且安全,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将可能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
在核聚变装置中,内壁的面对等离子体材料表面(以下简称“壁表面”)要经受高热冲击、高剂量的中子和氘、氦等离子体辐照等严酷考验。钨、钼等难熔金属是较常采用的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其中金属钨是目前较普遍接受的优选的面对等离子体材料。但钨、钼等在氘、氦等离子体长时间辐照下,氢、氦及其同位素在其表层下面聚集而导致表面产生起泡现象;并且,聚变装置运行中还存在着持续的温度波动,使壁表面产生热疲劳效应,即产生表面热疲劳裂纹。这些现象会使壁表面产生损伤,影响壁表面材料的服役状况,缩短壁材料的寿命。因此,努力提高壁表面材料的“耐受聚变等离子体辐照性能”是核聚变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为了抑制壁表面起泡,以前也有方法提出采用“梯度多孔结构”或“柱状晶”来实现这一目的。但它们都不能有效抑制热疲劳裂纹损伤,并且制备工艺上也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利用叠片结构来提高壁表面材料耐等离子体辐照性能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氢、氦及其同位素等在钨基材料表层下面的聚集,大大降低其表面的起泡现象,同时还能减轻热疲劳裂纹损伤。
一种提高聚变堆内壁耐等离子体辐照性能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等离子体和铜基体之间存在多片金属薄片,所述多片金属薄片按照垂直于壁表面的方向叠压在一起,再与铜基体复合在一起。
应用所述结构提高聚变堆内壁耐等离子体辐照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将面对等离子体的材料制成多片金属薄片,然后将多片金属薄片按照垂直于壁表面的方向叠压在一起,再与铜基体复合在一起。
进一步,金属薄片与铜基体复合在一起的方法为熔铸或钎焊。
进一步,每片金属薄片的厚度尺寸在1微米至1毫米的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面对等离子体材料制成大量的薄片状,然后将各个片按照垂直于壁表面的方向叠压在一起,再与铜基体通过熔铸或钎焊等常规工艺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面向等离子体的聚变内壁组件。这种叠片结构的特征是面向等离子体材料不是制成块体状,而是薄片状,并且薄片的平面按照垂直于壁表面的取向,片与片之间紧贴在一起。薄片的厚度尺寸在1微米至1毫米的范围,并且越薄越有利于提高抗等离子体辐照损伤作用。
本发明的原理在于:在所采用的垂直于壁表面的叠片结构中,会有许多垂直于壁表面的缝隙,并且这些缝隙都贯通于壁表面。等离子体辐照过程中进入壁材料的氢、氦会通过横向扩散进入这些缝隙,再经过这些缝隙作为通道快速扩散到壁表面并回到等离子体中,避免了氢、氦在壁材料中的积累,从而抑制了起泡问题。同时,由于壁表面在法线方向没有约束,聚变装置运行时产生的持续性温度波动在壁表面形成的热循环应力是垂直于法线方向上的二维平面应力。而用叠片结构取代块体结构以后,各个叠片间的垂直于壁表面的缝隙可以有效释放该二维平面应力,因此可以有效减轻壁表面的热疲劳裂纹损伤。并且,由于叠片都是垂直于壁表面,在热量扩散的方向上没有界面,因此不会对壁结构的热传导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虽然以往已经有利用“梯度多孔结构”或“柱状晶”来抑制起泡的方法提出过,然而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提出利用垂直于壁表面的叠片结构来抑制壁材料的等离子体辐照起泡并降低热疲劳损伤的方法。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叠片结构中各个片垂直于壁表面,可以同时具有抑制起泡和减轻热疲劳裂纹损伤的作用。
(2)相比梯度多孔结构和柱状晶结构,叠片结构的制作工艺更简单且利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内壁上的面向等离子体表面采用了本发明的叠片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等离子体;2.叠片结构;3.铜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采用的叠片结构进一步说明。
壁材料在氢同位素和氦的等离子体长时间辐照后,会在表层下面形成气泡,是由于氢同位素和氦在等离子体辐照过程下进入到材料的表层,并聚集成气泡;同时,持续的温度波动引起的热循环应力也引起疲劳裂纹损伤。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叠片结构来替换壁表面通常的整体块材结构,从而在这两方面同时减轻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78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力控制式直剪仪
- 下一篇:手扶拖拉机尾轮毂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