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血管疾病药物微粒丸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28409.1 申请日: 2014-03-28
公开(公告)号: CN104435114B 公开(公告)日: 2018-04-13
发明(设计)人: 周俊杰;冯怡;詹常森;鲜洁晨;陈忠樑;阮克锋;李淞明;王玲;周国平;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9/16 分类号: A61K9/16;A61K36/54;A61J3/06;A61K35/65;A61K35/55;A61K35/413;A61K31/045
代理公司: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2 代理人: 曹津燕,李渤
地址: 200331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心血管疾病 药物 微粒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血管疾病药物微粒丸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麝香保心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麝香保心丸是由麝香、人参提取物、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冰片等7味中药制成的复方制剂,其化学成分复杂且成分间的理化性质差异巨大。其中主药为麝香和蟾酥,功能为辛开散结、芳香通窍;人参提取物补气治标顾本,以补为通,使气行血行顺畅;肉桂温通血脉,助阳止痛;冰片辛凉通窍,以利行血;牛黄苦寒,化痰开窍。纵览全方,通补兼施,温凉并用,各药既各有其功效,又相互牵制,如冰片、牛黄之性凉可兼制肉桂、麝香之温燥太过。总之,全方君臣佐使丝丝相扣,从总体上表现出芳香温通、理气止痛、益气强心和开窍通脉之功效,充分体现出中药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特色。

麝香保心丸具有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等功效,主要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是临床最常用的心血管疾病治疗和预防中成药之一。近年来,对麝香保心丸的研究不断深入,通过化学与药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逐步揭示了其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和配伍组方的科学合理性,越来越多的临床应用证明了其确切的疗效。其不仅可以用作心肌梗塞等疾病的急救药,而且可广泛地用于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日常治疗和预防,市场巨大。

麝香保心丸属于微丸,目前对于麝香保心丸这样的微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一、层积式制丸

层积式制丸是药物以溶液、混悬液或干燥的粉末的形式沉积在预制成型的丸核表面的过程,是中药传统丸剂的主要制备方式。中药微粒丸层积式制丸的主要制备方法由传统手工泛制到包衣锅制备。层积式制丸分为液相层积法和粉末层积法。

1、液相层积法:液相层积法是将药物溶解或混悬在溶液中,连续层积在空白丸芯或含药丸核上,直至得到合适的微粒丸。由于中药的特殊物理性质,该法在中药微粒丸的制备中应用较少。

2、粉末层积法:粉末层积法是中药微粒丸应用最广泛的制备方法之一,目前应用的粉末层积法是传统泛丸的改进和提高,该法是用黏合剂将干燥药物粉末,或药物与辅料的混合粉末在滚动的条件下黏附在母核上,得到大小适宜的微丸。该法常见的制备方式有包衣锅制备及流化床制丸。包衣锅制备是较常用的方式,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等优点。但其工艺过程需有相当熟练的技巧才能制备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并且存在劳动强度大,占地面积大;粉层污染大,崩解难控制,卫生标准难控制等不足。流化床制丸的研究与应用可以有效的改善包衣锅制丸的不足。但同样存在批间重现性差,干燥效率低,成品收率低等不足。

二、压缩式制丸

压缩式制丸是用机械力将药物细粉或药物与辅料的混合细粉压制成一定大小微粒丸的过程,分为直接挤压法、挤压滚圆法、挤出搓圆法。

1、直接挤压法:直接挤压法制备微粒丸与普通压片工艺相似。将药物粉末、药物与辅料混合的粉末或干颗粒在一定大小孔径的模具上压制成微丸的方法。该法制丸主要是依靠微细粒子之间的范德华力、静电力以及吸附双电层的作用。

2、挤压滚圆法:挤压滚圆法是目前微丸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该法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干粉混和、制软材、软材挤出、挤出物滚圆、小丸干燥。由于中药浸膏或提取物具有一定的黏性,且易吸湿,尤其在添加黏合剂或润湿剂后,其软材具有极强的黏性,挤出的条状物极易相互黏连而不能滚圆,或在滚圆中黏结而聚成大小不一的大圆球。常规的挤压滚圆制备方法一般用于化学药物微丸的研制,而不适于处方量大的中药制剂。

3、挤出搓圆法:挤出搓圆法制备中药丸剂,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及黏合剂混合、搅拌均匀,由挤出机挤出一定直径的丸条,再经制丸辊轮切断、撮制成大小均匀的圆形或类圆形颗粒的塑制法制丸工艺,目前广泛用于中药丸剂机械化大生产。该法较传统泛制法制丸具有生产效率高、产量大、丸剂质量稳定性好等优势,但存在工艺参数选择随意性较大,丸剂质量稳定性不佳等缺点。

三、旋转式制丸

旋转式制丸常用设备为离心流化造粒包衣机,可在一密闭系统内完成混合、起模、成丸、干燥、包衣全过程,又可直接投入空白母核进行粉末上药和包衣。该制备方法周期较短;成丸强度较高;成丸真球度高,表面致密;润湿剂雾粒到达颗粒表面的距离短,附着力较强。由于通过窄缝的热空气干燥,风量较小,干燥强度较低,不致使雾粒过早干燥;用粉末制丸时有粉尘扬。其缺点是使所得微丸粒径大小分布区域较宽,易形成不规则形状的微粒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84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