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记录介质和磁存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2213.X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3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神边哲也;村上雄二;丹羽和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5/66 | 分类号: | G11B5/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刘瑞东,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录 介质 存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记录介质和磁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硬盘驱动器HDD的大容量化的需求日益提高。作为满足这种需求的手段,提出了一种采用安装了激光光源的磁头对磁记录介质进行加热以进行记录的热辅助磁记录方式。
采用热辅助磁记录方式,藉由对磁记录介质进行加热,可大幅降低保磁力,所以,可在磁记录介质的磁性层使用磁晶异方性常数Ku较高的材料。为此,可在对热稳定性进行维持的同时进行磁粒粒径的微细化,并可实现1Tbit/inch2级别的面密度。作为高Ku磁性材料,提出了L10型FePt合金、L10型CoPt合金、L11型CoPt合金等的有序合金等。
另外,在磁性层中,为了对由上述有序合金组成的结晶粒进行隔离(isolate),添加了作为粒界相材料(grain boundary phase material)的SiO2、TiO2等的氧化物或C、BN等。藉由具有在粒界相所分离的磁性结晶粒的粒状结构,可降低磁性粒子间的交换结合,并可实现较高的介质SN比。
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在FePt添加38%的SiO2,可将磁粒粒径降低至5nm。再有,在该文献还记载了,通过将SiO2的添加量再增加至50%,可将粒径降低至2.9nm。
另外,为了获得具有较高垂直磁气异方性的热辅助磁记录介质,优选为,使磁性层中的L1O型有序合金中具有良好的(001)密排方向(orientation)。由于磁性层的密排方向可由底层进行控制,所以,需要使用适当的底层。
关于底层,例如,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通过使用MgO底层,L1O型FePt磁性层可具有良好的(001)密排方向。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通过在Cr-Ti-B合金等的具有BCC结构的结晶粒径控制层之上形成作为“结晶密排方向性控制兼低热传导中间层”的MgO层,L1O型FePt磁性层可具有更好的(001)密排方向。
专利文献3的实施例2.3中记载了,作为底层可使用W-5at%Mo/Cr的例子。
另外,作为次世代的记录方式而被注目的其它技术,还具有微波辅助磁记录方式。微波辅助磁记录方式是一种通过向磁记录介质的磁性层照射微波,使磁化方向从磁化容易轴倾斜,并使磁性层的磁化局部反转(翻转),以对磁性信息进行记录的方式。
在微波辅助磁记录方式中也与热辅助磁记录方式同样地,作为磁性层的材料,可使用由具有L1O型结晶结构的合金所组成的高Ku材料。为此,可在对热稳定性进行维持的同时进行磁粒粒径的微细化。
同时,在使用上述热辅助磁记录方式或微波辅助磁记录方式的磁记录介质的磁存储装置中,为了实现较高的介质SN比,还需要在磁记录介质中进行磁性结晶粒的微细化的同时,也要充分地降低磁性结晶粒间的交换结合。作为实现该目的的方法,如上所述,可向磁性层中添加SiO2或C等的粒界相材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3536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9-158054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12-48792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J.Appl.Phys.104,023904(2008)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使用为磁存储装置的情况下,如果为了获得足够高的介质SN比而添加了多量的粒界相材料,则存在着,磁性层中所含的具有L10结构的合金的结晶粒(以下,也称「磁性层结晶粒」)、例如、FePt合金结晶粒的有序度恶化,Ku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记录介质,可在不使磁性层中所含的具有L10结构的合金结晶粒的有序度降低的同时,提高在使用为磁存储装置的情况下的介质SN比。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磁记录介质,包含:
基板;
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的多个底层;及
在所述多个底层上形成的磁性层,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22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