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类休闲食品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3204.2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6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翁武银;唐兰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美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326 | 分类号: | A23L1/32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2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类 休闲 食品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类休闲食品的生产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高渗透压调味液浸渍、低温干燥、高温烘烤、保鲜液浸渍、低温烘干的方式生产鱼类休闲食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渔业年鉴数据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的鱼类总产量已经超过2600万吨。但鱼类加工品的种类主要集中在冷冻制品、烟熏制品、鱼糜制品以及简单的干制品方面,产品种类过于单调,附加值没有进一步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休闲食品的需求和品质的要求不断上升。因此,利用鱼类丰富的蛋白营养物质,开发优质高蛋白休闲食品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鱼类休闲食品多采用油炸的方式进行加工,产品油脂含量过高,且在油炸加工过程中油不断反复使用,不仅产品质量不稳定而且可能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有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310327332.6)公开了“一种非油炸低钠盐休闲鱼食品制备方法”,主要是利用煮制的方式将鱼块煮熟并入味,然而该方法虽然避免了油炸,但在制作过程中鱼肉需要在沸水中进行煮熟,这样会导致鱼体破碎,营养成分流失严重,而且煮制后鱼肉水分含量较高,不易保存,需要通过添加防腐剂延长产品保质期。为了控制鱼干的水分含量,通常采用传统的天然日晒方法或热风干燥的方法,但是在干制过程中,鱼体易发生氧化褐变,需要利用护色液或发色剂改良产品的色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的保质期限长、产品口感好、可以常温保藏流通的鱼类休闲食品的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是一种鱼类休闲食品的生产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调味液浸渍:新鲜的原料鱼经去头、鳞、内脏、黑膜和清水漂洗后得到干净的鱼体,用1-2倍鱼体重量的高渗透压调味液在4-10℃下浸渍12-36h;(2)低温风干:将调味液浸渍过的鱼体沥干后放在低温烘房中风干至水分含量为30-35%;(3)高温烘烤:将风干好的鱼体在高温下进行烘烤;(4)液体保鲜液浸渍:将烘烤好的鱼体半干制品冷却至室温,放在液体保鲜液中浸渍1-2min并沥干;(5)烘干:将浸渍过鱼体半干制品用冷风干燥法烘干至水分含量为22-26%;(6)包装:将烘干的鱼体用装有脱氧剂的塑料袋进行包装制备成鱼类休闲食品。
在步骤(1)中,所述的高渗透压调味液的组分含量为:山梨醇为20-40%(w/v),食盐为4-8%(w/v),味精为8-12%(w/v),醋酸为2-3%(v/v),酒精为2-3%(v/v),其余为水。
在步骤(2)中,低温烘房的温度为30-40℃。
在步骤(3)中,所述的高温烘烤条件为:烘烤温度为160-200℃;烘烤时间为6-12min。
在步骤(4)中,所述的液体保鲜液的组分含量为:中,维生素E为1-5%(w/v),鱼皮明胶为0.2-0.6%(w/v),山梨醇为0.2-0.4%(w/v),食盐为4-6%(w/v),味精为1-2%(w/v),其余为水。
在步骤(5)中,所述的冷风干燥法的温度为15-30℃。
所述的原料鱼为淡水鱼或海水鱼。
由于本发明采用高渗透压调味液对鱼体进行浸渍处理,不仅可以迅速脱除鱼体中的水分,方便产品入味,减少二次调味带来的繁琐工序,再通过低温风干和高温烘烤的方式,可以提高产品的风味,最后再利用保鲜液浸渍风干,使产品能够在常温下进行贮藏,提高产品的保质期限。故,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高渗透压调味液对鱼体进行浸渍,鱼体水分脱除效率高。
2、本发明采用山梨醇替代蔗糖,可降低干制过程的美拉德反应程度,改良产品色泽。
3、本发明通过添加山梨醇采用低盐腌制,可省去脱盐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4、本发明采用低温干燥和高温烘烤替代油炸,可以增加产品的风味,减少产品的油脂含量。
5、本发明的水分含量为22-26%,相对传统的干制品嫩度更好。
6、本发明采用保鲜液浸渍风干,产品虽然水分含量高,但可以在常温下流通贮藏。
7、本发明产品的成品率为30-35%,高于传统干制品的22%。
下面结合附表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表说明
表1为鱼类休闲食品的感官评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美大学,未经集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32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