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微生物花生种衣剂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38335.X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2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齐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博之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3/04 | 分类号: | A01N63/04;A01P3/00;A01P7/00;A01P21/00;A01C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6600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曲霉 毒素 污染 微生物 花生 种衣剂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微生物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含有抗黄曲霉的有效菌含量≥102个/ml,保护剂1-4%,着色剂1-3%,营养剂2-5%,成膜剂30-60%,其余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的有效菌为不产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菌,该菌株已于2013年8月2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 8050,该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CGMCC No. 8050缺失黄曲霉毒素合成基因aflT、黄曲霉毒素合成基因pksA、黄曲霉毒素合成基因nor-1、黄曲霉毒素合成基因fas-2、黄曲霉毒素合成基因fas-1、黄曲霉毒素合成基因aflR、黄曲霉毒素合成基因aflJ、黄曲霉毒素合成基因adhA、黄曲霉毒素合成基因estA、黄曲霉毒素合成基因norA、黄曲霉毒素合成基因ver-1、黄曲霉毒素合成基因verA;因此,该菌株不能合成黄曲霉毒素,其中,ver-1和verA这两个基因,它们是黄曲霉毒素合成必须基因,是4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2)最终形成的最关键的两个基因,该菌株能够抑制黄曲霉产毒菌的生长、繁殖和产毒,因此通过不产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菌的拮抗作用可以抑制产黄曲霉毒素的菌株的生长、繁殖和产毒,预防黄曲霉毒素的污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成膜剂按重量比含有甲基纤维素2-9%,聚乙二醇1-5%,乙醇10-15%,着色剂1-3%,其余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种衣剂,其特征在于:保护剂为多菌灵或者甲基拖布津或者福美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种衣剂,其特征在于:营养剂为硝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中一种或者几种无机盐。
6.一种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微生物种衣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将有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有效菌含量≥102个/ml,保护剂1-4%,着色剂1-3%,营养剂2-5%,成膜剂30-60%,其余为水,在常温下混合研磨均匀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成膜剂按重量比甲基纤维素2-9%加水膨胀、研磨,聚乙二醇1-5%粉碎后,在60-70℃水中溶解,然后加乙醇10-15%和着色剂1-3%混合研磨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护剂为多菌灵或者甲基托布津或者福美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营养盐为一种或者几种无机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博之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博之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833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样机的升降机构
- 下一篇:基于通用串行总线的高速数据传输超薄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