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布料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1294.X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8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白相君;刘元意;刘汉海;周生华;刘文杰;房盼盼;张军;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5/00 | 分类号: | C21B5/00;C21B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布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炉炼铁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布料方法。
背景技术
高炉布料制度对炉内煤气分布以及软融带的形状和位置有重要影响,关系到煤气能量能否充分利用以及炉料能否顺利下降。从炉体纵剖面上看,最佳的炉料分布应该是矿石与焦炭呈现出分层重叠结构,在炉内圆周方向上煤气与炉料的分布都应该是均匀或基本均匀的;现有的多环布料方式,采用统计布料圈数的方法作为布料情况的直观表现,此方法存在几个问题,一是统计布料圈数时溜槽高速旋转的情况下,有可能检测不到β料头,统计的布料圈数就会少于实际布料圈数;二是布料不满一圈时,系统自动按照四舍五入的办法进行统计,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布料情况,误差大;三是在布料过程中不同档位α之间需要转换时,由于溜槽惯性及系统调整滞后性,布料圈数无法真实描述实际的布料情况。四是反馈的布料圈数本身不准确,当其与预设定值不一致时,要按照反馈的布料圈数调剂高炉,频繁调整料流γ开度以求能达到设定值,导致布料过程难控制。总之,高炉调剂过程中单纯调整布料圈数无法准确控制炉料分布,不能真实反映布料轨迹,不能保证布料的均匀性,影响高炉煤气流分布,无钟炉顶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制约高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炉布料方法——时间布料法(以秒(S)作为统计量纲),以布料圈数为参考,入炉料批一定,如果布料总时间及单位时间料流γ的通料量这两项已知其中一项,就可以确定另一项。具体调整过程:按照不同档位α的已设定布料圈数及布料一圈需要的时间,初步确定每一档位布料时间,再综合考虑料头料尾、不同档位之间转换的实际布料情况及高炉实际调剂需要对设定的布料时间进行修正,确定出不同档位的布料时间,准确控制入炉料的分布状况。
本发明的高炉布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调整的档位αn与其相对应的布料时间tn进行布料,所述调整的档位αn与其相对应的布料时间tn的关系为:
档位α1的布料时间t1=t0×Q1+t′-t″+t;αn的布料时间tn=t0×Qn-t″+t,n≥2;其中,t0为高炉溜槽的转速,t0=7~8s/圈;Q1、Qn分别为α1、αn档位布料圈数;t′为物料经溜槽到炉内的时间,单位为s;t″为变换档位后的延时,单位为s;t为实际的高炉调剂调整时间,t=-5~5s,调剂原则:增加焦炭或减少矿石在某一档的布料时间,有利于疏松此档的气流分布,减少焦炭或增加矿石在某一档的布料时间有利于抑制此档的气流分布;高炉调剂过程需要调剂气流分布时,按上述原则能够快速简单灵活实现调剂目的。
在上述本发明的高炉布料方法中,当从档位α1依次调档到档位αn的布料时间之和低于布料总时间时,如果高炉布矿,则档位依次回调进行布料,即由αn回调至αn-1,依次类推直至布料时间之和达到布料总时间T;如果高炉布焦炭,档位调整到最后一个档位αn后,以档位αn作为布料结束档位直至达到布料总时间T,而不进行档位回调。所述布料总时间T=P/P′其中,P为入炉料批(矿批或焦批),P′为1秒钟通过的炉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12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