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薯类全粉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4124.7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6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刚;张清泉;何江涛;程跃胜;杨延辰;徐考群;李永辉;武占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165 | 分类号: | A23L1/2165;A23L1/2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薯类 生产工艺 | ||
1.一种薯类全粉生产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原料经水流输送后依次进入清洗去石工序和去皮工序;对去皮工序处理后的原料进行切段工序的处理;切段后的原料依次进入后序的蒸煮、制泥、滚筒干燥制膜、破碎和包装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为紫薯、红薯和紫马铃薯中的一种,所述原料经切段后的长度为70mm~100mm;所述紫马铃薯经切段工序处理后再进行切片工序的处理,经切片后的紫马铃薯依次进入后序的蒸煮、制泥、滚筒干燥制膜、破碎和包装工序,所述的紫马铃薯切片厚度为10mm~3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薯类全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还包括马铃薯,经切片后的马铃薯原料依次进行漂烫工序和冷却工序的处理,经冷却工序处理后的马铃薯片依次进入后序的蒸煮、制泥、滚筒干燥制膜、破碎和包装工序,所述的马铃薯切片厚度为10mm~3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薯类全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漂烫工序是将切片后的马铃薯片完全浸泡在热水中,漂烫水温在65~85℃,漂烫时间在15~35分钟;
所述的冷却工序采用逆流冷却方式,冷却水的流向与马铃薯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其中冷却水的温度10~25℃,冷却时间在15~35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薯类全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皮工序包括蒸汽爆皮工序和毛刷去皮工序,所述的蒸汽爆皮工序中的蒸汽压力0.8~1.2MPa,蒸汽处理时间在10~60秒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薯类全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为成熟的鲜紫薯、红薯、马铃薯和紫马铃薯,其长度为50~200mm,直径为50~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薯类全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蒸煮工序是将切段或切片后的原料经高温蒸汽进行蒸煮,其中的蒸煮温度为90~100℃,蒸煮时间在30~60分钟;
所述的制泥工序是将经蒸煮工序完全熟化后的原料进行挤压制成薯泥;
所述的滚筒干燥制膜工序是将制泥后的薯泥进行滚筒布膜干燥,其干燥温度为140~180℃,干燥薄膜厚度≤0.5mm,干燥薄膜的水分含量为6%~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41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摸感应电子杯垫
- 下一篇:一种速溶富硒玉米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