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薯类全粉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4124.7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6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刚;张清泉;何江涛;程跃胜;杨延辰;徐考群;李永辉;武占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165 | 分类号: | A23L1/2165;A23L1/2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薯类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薯类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紫薯、红薯、马铃薯和紫马铃薯全粉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单一生产马铃薯全粉的工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因紫薯、红薯、紫马铃薯原料特性各不相同,并与马铃薯特性也有较大区别。所以,采用马铃薯全粉的工艺技术是不能生产出紫薯、红薯、紫马铃薯全粉的。
中国专利文献CN102697004A公开了一种紫薯全粉生产方法,鲜紫薯清洗去皮、切条、护色、漂洗、熟化、捣泥、回填、干燥、过筛、成品,其中所述的干燥为旋转闪蒸干燥。上述处理工艺中将紫薯进行切条和漂洗处理,使紫薯中的大量的干物质、花青素、天然色素流失,影响紫薯全粉产品的质量和色泽。
中国专利文献CN1669470A公开了一种红薯全粉的加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清洗除杂:选择无腐烂、病变、无发芽和发绿的薯块,清洗掉薯块表面的尘土和杂物;B去皮:去除薯块表面皮层;C切片:将去皮的薯块切成一定厚度的薯片或薯条;D蒸煮:将薯片送入蒸煮器进行蒸煮,使之均匀熟化;E制泥:将熟化的薯片挤压或捣制成糊状薯泥;F滚筒干燥:将薯泥送入滚筒干燥机进行干燥,使其水分小于20%。滚筒干燥后,将刮刀刮下的呈薄膜状的雪花薯粉,经粉碎成40-100目细度的红薯全粉成品并装袋。在上述红薯全粉的处理工艺中也采用对去皮后的薯块进行切片或切条处理,切片或切条会大大增大原料的切口断面,从而断面上的物质通过冲洗会流失掉,造成原料中的干物质、花青素和天然色素的大量流失,无法保持原料特有的属性;同时上述全粉生产工艺仅针对红薯进行生产处理,而对于紫薯、紫马铃薯或马铃薯,由于其原料特性与红薯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难以实现一套设备多种薯类原料的全粉加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高薯类加工工艺通用性能,实现不同薯类原料生产工艺的结合,提高全粉设备的利用率及全粉品质,达到加工企业一机多用、产品多样化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薯类全粉生产工艺,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薯类全粉生产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原料经水流输送后依次进入清洗去石工序和去皮工序;对去皮工序处理后的原料进行切段工序的处理;切段后的原料依次进入后序的蒸煮、制泥、滚筒干燥制膜、破碎和包装工序;所述的原料为紫薯、红薯和紫马铃薯中的一种,所述原料经切段后的长度为70mm~100mm;所述紫马铃薯经切段工序处理后再进行切片工序的处理,经切片后的紫马铃薯依次进入后序的蒸煮、制泥、滚筒干燥制膜、破碎和包装工序,所述的紫马铃薯切片厚度为10mm~30mm。
所述的原料还包括马铃薯,经切片后的马铃薯原料依次进行漂烫工序和冷却工序的处理,经冷却工序处理后的马铃薯片依次进入后序的蒸煮、制泥、滚筒干燥制膜、破碎和包装工序,所述的马铃薯切片厚度为10mm~30mm。
所述的漂烫工序是将切片后的马铃薯片完全浸泡在热水中,漂烫水温在65~85℃,漂烫时间在15~35分钟;
所述的冷却工序采用逆流冷却方式,冷却水的流向与马铃薯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其中冷却水的温度10~25℃,冷却时间在15~35分钟。
所述的去皮工序包括蒸汽爆皮工序和毛刷去皮工序,所述的蒸汽爆皮工序中的蒸汽压力0.8~1.2MPa,蒸汽处理时间在10~60秒钟。
所述的原料为成熟的鲜紫薯、红薯、马铃薯和紫马铃薯,其长度为50~200mm,直径为50~100mm。
所述的蒸煮工序是将切段或切片后的原料经高温蒸汽进行蒸煮,其中的蒸煮温度为90~100℃,蒸煮时间在30~60分钟;
所述的制泥工序是将经蒸煮工序完全熟化后的原料进行挤压制成薯泥;
所述的滚筒干燥制膜工序是将制泥后的薯泥进行滚筒布膜干燥,其干燥温度为140~180℃,干燥薄膜厚度≤0.5mm,干燥薄膜的水分含量为6%~9%。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A本发明采用独特的工艺,对紫薯、红薯和紫马铃薯进行了工艺调整,减少原料中有益物质的流失,大大改善了产后全粉产品的品质;同时将各个不同薯类原料的工艺进行有效的整合,达到使用一套生产设备,可对紫薯、红薯、马铃薯、紫马铃薯不同原料采用不同的生产工序,能够分别得到四种全粉产品,实现加工企业一机多用、产品多样化的愿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41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摸感应电子杯垫
- 下一篇:一种速溶富硒玉米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