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蕲蛇提取物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47931.4 申请日: 2014-04-14
公开(公告)号: CN104013648B 公开(公告)日: 2017-06-16
发明(设计)人: 徐莉;范永升;张纪达;季巾君;潘洁莉;谢冠群;何淼泉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14 分类号: C07K1/14;A61K35/583;A61P29/00;C07J5/00
代理公司: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1 代理人: 黄美娟,王兵
地址: 310053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蕲蛇 提取物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蕲蛇提取物,特别涉及从蕲蛇中提取可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的物质及其应用。

(二)背景技术

蕲蛇属蝰科五步蛇[Agkistrodon acμtμs(Gμenther)]的干燥体,味甘,咸,性温,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将蛇入药自古有之,《开宝本草》载:“主中风湿痹不仁,筋脉拘急,口面喎斜,半身不遂,骨节疼痛,大风疥癞及暴风瘙痒,脚弱不能久立”。化学成分研究表明,蕲蛇主要化学成分有脂肪、脂质、挥发油、脂肪酸类、维生素类、磷脂及氨基酸及小分子类化合物,另外还含有3种毒蛋白和大量的稀有氨基酸类,并含透明质酸酶、精氨酸脂酶及阻凝剂等(王贵金,孙佳明,王丹,等.蝮蛇肉中肌苷的HPLC-MS/MS鉴定与含量测定.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5)68-71)。

现代研究认为,蛇组织有强烈的生物活性,应用得当,疗效确切,诸如止痛、抗炎、扶正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效验。诸蛇之功效多近似,我们利用风湿病研究平台临床应用发现,蕲蛇在治疗风湿性疾病中可以有效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量,起到类激素样作用,而且无副作用(司徒忠,谢冠群,谢志军,范永升教授治疗风寒湿痹经验.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第32:(2),300-301)。方炳福等报道,用中药虫、蛇类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50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97%(方炳福,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现状与展望.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8.12:(2),13-14)。张海等报道,采用白蛇参附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2例,获得满意疗效(张海,白蛇参附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2例疗效观察,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7),651-652)。另外,通过小鼠试验,我们发现蕲蛇的水、醇提取液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而且蕲蛇提取物明显抑制佐剂及胶原诱导的大鼠足肿胀(张纪达,等,蕲蛇水提取物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TNF-α、IL-6和IL-10的影响,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5),1407-1409.谷恒存,等,蕲蛇水提液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0),2676-2678)。

目前对于风湿疾病患者而言,使用糖皮质激素(glμcocorticoid)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长期使用高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容易增加感染风险并引起骨质疏松和骨坏死等(H,et al,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side effects of glμcocorticoids.Pharmacology & Therapeμtics,2002.96,(1),23-43)。筛选副作用小和治疗作用显著的类糖皮质激素药物而提高体内治疗指数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工作。Reichardi等观察到,糖皮质激素受体(glμcocorticoid receptors,GR)二聚体化区域氨基酸发生突变的转基因小鼠(GRdim/dim)不能形成二聚体(Reiehar dt HM,Kaestner KH,Tμekermann J,et al.DNA bingding of the glμcocorticoid for receptor is not necessary for sμrvival.cell,1998.93(4),531-541),但地塞米松在GRdim/dim小鼠及正常小鼠的炎症模型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炎活性。受此启发,大家开始寻找和开发选择性糖皮质激素受体调节剂(SGRMS)。SGRMS在与GR特异性结合后,主要发挥抑制核转录因子(nμ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NF-κB)和激活蛋白(activator protein-1,AP-1等促炎症因子转录作用(非基因组效应),对涉及糖异生、脂肪和氨基酸代谢等相关基因的转录激活作用减弱(基因组效应),进而在产生抗炎效应的同时,降低其副作用(Cindy Stahn & Frank Bμttgereit Genomic and nongenomic effects of glμcocorticoids Natμre Reviews Rheμmatology 2008.7(4),525-533)。Ravindran等对糖皮质激素使用的剂量和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统计,表明临床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抗炎时,主要以非基因组效应起作用,但不能抑制糖皮质激素的基因组效应,提出开发只保留非基因组效应的新型糖皮质激素的必要性(Vinod Ravindran,Newer glμcocorticoids:Overcoming mechanistic hμrdles.Indian Joμrnal of Rheμmatology,2012.7(4),221–225)。此后,AL-4388、LGD5552、ZK216348和CpdA等化合物的相继出现,提示开发低毒副作用类糖皮质激素成分具有很大的可行性(Schacke H,et al,Dissociation of transactivation from transrepression by a selective glμcocorticoid receptor against leads to separation of therapeμtic effects from side effects,Proc Natl Acad SciΜSA,2004.101(1),P227-32;Miner JN,et al,Antiinflammatory glμcocorticoid receptor ligand with redμced side effects exhibits an altered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roc Natl Acad SciΜSA,2007.104(49),19244-19249)。发明人拟制备GR亲和层析柱,依据受体-配体理论从蕲蛇单方中富集可以和GR专一性结合的类似糖皮质激素的配体成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79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