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高斯性最大化的双检信号上下行波场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8161.5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1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方中于;陆文凯;万欢;孙雷鸣;吴耀乐;于宏;赫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温国林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非高斯性 最大化 信号 上下 行波 分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技术中地震信号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非高斯性最大化的双检信号上下行波场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在海上地震勘探中,由于海水和空气接触面是一个强反射面,导致采集到的地震数据中存在激发点和接收点鬼波。鬼波的存在,会抑制低频分量,并造成频率域的陷波点,从而降低地震记录的分辨率,使地震记录的同相轴发生混叠甚至产生假的同相轴。为了获得准确的地震记录剖面,就要尽量压制鬼波。
Van Melle和Weatherborn[1]最早在物理本质上对鬼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能够从地震记录中有效的识别出鬼波,但是没有确定出相应的鬼波参数来设计鬼波的逆滤波器。Lindsey[2]等人认为通过单炮点和单缆采集到的地震数据很难设计出有效的滤波器来压制鬼波效应,对于陆地上的地震记录可以通过合并不同炮点深度采集到的地震记录来压制鬼波。Hamarbitan和Margrave[3]又一次通过实验说明单炮单缆采集到的地震数据很难有效地消除鬼波,而通过合并不同炮点深度采集到的数据能够更好的压制鬼波。
自1953年Melle和Weatherborn提出鬼波的概念以来,鬼波的压制一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和试验,鬼波的压制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改进采集方式,利用上下缆和双检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压制鬼波。
相对于传统的单检波器只采集压力波场,双检波器可以在同一个检波点上使用陆检和水检两种检波器,同时获取速度和压力数据,这两种数据都包含上行波和下行波[4](其中,经过地下反射的地震波向上传播被拖缆直接接收,称之为上行波;而对于那些从地下反射回来,继续传播到达海面,并经过海面反射后向下传播才被拖缆接收到的波,被称之为下行波,也就是鬼波)。由于下行波被陆检和水检这两种检波器接收时会产生极性相反的响应,因此通过对接收到的水检和陆检数据进行上下行波场分离,达到压制鬼波的目的。
在共炮集中,双检信号可以表示如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81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
- 下一篇:带OFF/ON功能的小型双电位压力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