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履带式变刚度独立悬架动力底盘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2155.7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9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柱;王枫辰;于斌;杨悦静;李嘉柱;吴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5/112 | 分类号: | B62D55/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48 | 代理人: | 徐林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式 刚度 独立 悬架 动力 底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底盘,尤其是履带式变刚度独立悬架动力底盘。
背景技术
近些年,我国自走式农业机械发展迅速,由于它们的行驶环境为田间或山地等非道路场合,行驶条件较为恶劣。农业机械具有的特殊作业需求,加上对驾驶人员乘坐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开发具有较好通过性和行驶平顺性的自走式农业机械的呼声越来越高。
履带是被各种非道路车辆或自走式机械广泛采用的一种行走形式。大多数履带式车辆或自走式机械的行走装置都由导向轮、托轮、支重轮、驱动轮及履带等几部分构成。它具有对地面的单位面积压力小、附着性能好,以及不易打滑等优点,在非道路场合,尤其是田间或山地等工况具有较好的通过性,牵引效率也高。但是,目前国内外传统履带式底盘虽具有较好的通过性能,但在行驶平顺性能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良好的行驶平顺性能可以大大改善作业者的工作环境、提高作业质量、改善行驶安全性,并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履带式底盘悬架系统的结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车的通过性和行驶平顺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履带式变刚度独立悬架动力底盘,实现非道路车辆或自走式机械的地面仿形,从结构上进一步提高履带式动力底盘的通过性能和行驶平顺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履带式变刚度独立悬架动力底盘,包括:
车架1、导向轮2、驱动轮3、电池组箱5、履带6、侧板7、控制系统9、驱动电机14和链条15;其中:
所述履带式变刚度独立悬架动力底盘包括多个独立悬架单元;其中,
所述车架1左右两侧的侧板7与车架1固连,每个侧板7上均装有多个独立悬架单元,所述独立悬架单元包括支重轮4,支重轮4通过支重轮轴19与支重曲柄10的一端铰接,支重曲柄10的另一端与固连在侧板7上的支重曲柄轴11铰接;推指12通过螺钉17固定在支重曲柄10上,推指12又与减振阻尼装置通过推指头轴18铰接,减振阻尼装置的另一端与固连在侧板7上的减振阻尼装置轴16铰接。
所述两侧的侧板7的每一个上的第一个独立悬架单元中的减振阻尼装置为拉伸减振阻尼装置20,该侧板7上的其余独立悬架单元中的减振阻尼装置为压缩减振阻尼装置8;所述拉伸减振阻尼装置20与压缩减振阻尼装置8的安装角度不同;所述拉伸减振阻尼装置20沿底盘前进的反方向斜向上安装,所述压缩减振阻尼装置8沿底盘前进的方向斜向上安装。
所述推指12上带有多个突起,所述突起被止位销13限位,限制推指12的旋转角度,止位销13固定在侧板7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改善了履带非道路车辆行驶平顺性能,拥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可提高作业质量、车辆使用寿命、驾驶人员的舒适度,操作方便安全,适用于非道路环境下的各种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履带式变刚度独立悬架动力底盘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车架
2 导向轮
3 驱动轮
4 支重轮
5 电池组箱
6 履带
7 侧板
8 压缩减振阻尼装置
9 控制系统
10 支重曲柄
11 支重曲柄轴
12 推指
13 止位销
14 驱动电机
15 链条
16 减振阻尼装置轴
17 螺钉
18 推指头轴
19 支重轮轴
20 拉伸减振阻尼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解释本发明。
如附图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履带式变刚度独立悬架动力底盘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履带式变刚度独立悬架动力底盘,包括:车架1、导向轮2、驱动轮3、电池组箱5、履带6、侧板7、控制系统9、驱动电机14、链条15和多个独立悬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21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