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共聚酯醚薄膜的方法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3228.4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1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欧福文;郭若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东新世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672 | 分类号: | C08G63/672;C08G63/78;C08L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大***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聚酯 薄膜 方法 及其 用途 | ||
1.一种制备共聚酯醚薄膜的方法,包含:
(A)提供回收聚酯;
(B)加入二元醇与该回收聚酯进行醇解反应,以制得第一中间产物,该第一中间产物的醇解度不低于80%,其中该回收聚酯与该二元醇的摩尔数比为1:1.8~2.5;
(C)对该第一中间产物进行酯交换反应,以制得第二中间产物,且该酯交换反应温度介于190℃至230℃;
(D)加入聚二元醇至该第二中间产物,并与该第二中间产物进行聚合反应以制得共聚酯醚,其中该共聚酯醚含有聚二元醇成分,以该共聚酯醚总重量计算,其中聚二元醇组成占比24至55重量百分比;以及
(E)将该共聚酯醚制成弹性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步骤(A)中所述的提供回收聚酯是将回收的聚酯经由去除杂质及提升粘度的步骤再处理制成后提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步骤(B)中所述的二元醇为C2~C10的脂肪族二元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步骤(B)中所述的二元醇是取自生质来源。
5.如权利要求1步骤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步骤(B)的醇解反应是于190℃~200℃的温度下反应3~5小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步骤(C)的酯交换反应进一步包括添加酯交换催化剂以促进其反应,且该酯交换催化剂为钛化合物、锡化合物、锑化合物、一价金属化合物、二价金属化合物或上述任一组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步骤(C)的酯交换反应后,进一步包括以真空抽提出过量的二元醇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步骤(D)中所述的聚二元醇为聚乙二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步骤(D)的聚合反应进一步包括添加聚合催化剂促进反应,且该聚合催化剂为锑化合物、锗化合物、镁化合物、锰化合物、磷化合物、氮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或上述任一组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步骤(D)的共聚酯醚的熔点是介于150℃至200℃之间,且玻璃转化温度是介于-20℃至-40℃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步骤(E)的弹性薄膜的杨式系数为60~210MPa。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步骤(E)的弹性薄膜的透湿率为600~6000g/m2/day。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东新世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远东新世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32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