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铁路专用高强度高塑性钢筋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53378.5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8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姚圣法;吴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盛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221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铁路 专用 强度 塑性 钢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钢筋,具体的说是一种高速铁路专用高强度高塑性钢筋。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工程结构和装备轻量化,以提高其经济性、安全性,因而迫切要求钢材在保证有足够韧性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强度。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中国、韩国先后启动了提高钢材强度的国家研发项目。
尽管近年高强度钢筋在国内的推广应用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在美、英、日、德、俄等欧美及东南亚国家已普遍采用了Ⅲ级以上钢筋,很少使用Ⅱ级钢筋,有的国家早已淘汰Ⅱ级钢筋,即使使用也只是作为配筋,主筋均采用400 MPa级和500 MPa级钢筋,有的强度等级甚至达到700 MPa级。
“十一五”期间,我国要实现铁路运输现代化,建设城际高速铁路20余条,约4000km。高速铁路列车运行速度达到350km/h左右。如此高的列车运行速度,首先轨道建设要创新,以适应高速列车安全运行。据德国和日本高速铁路的建设,高速铁路均采用无砟路基和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板,其轨枕板受力主筋均采用大规格、高强度预应力处理钢筋,目前国内尚无此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速铁路专用高强度高塑性钢筋,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满足了现行的高速铁路建设规范中对螺纹钢筋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对延伸率的技术指标。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速铁路专用高强度高塑性钢筋,每根钢筋长2~6m,包括钢筋体和钢筋体两端部表面的螺纹齿,所述钢筋体外表具有一体的至少一条连续状螺旋肋,连续状螺旋肋两侧边与钢筋表面相切的两条切线形成夹角α为90°~95°;所述螺纹齿在钢筋体端部表面45mm~55mm范围内呈连续分布,螺纹齿的宽度为3mm,高度为0.4~0.6mm,所述螺纹齿尖部以及凹槽部均具有2°~5°的弧形过渡,此钢材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组分:C:0.35~0.55%,Si:0.5~0.9%,Mn:1.5~1.7%,Nb:0.04~0.05%,Cr:0.08~0.09%,V:0.02~0.04%,B:0.001~0.003%,Mo:0.004~0.007%,Al:0.01%~0.02%,P:0.02~0.035%,S:0.015~0.035%,Ti:0.0085~0.01%,Ni:0.0035~0.005%,复合稀土:6~7%,余量为Fe和其他杂质。
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技术方案,前述高速铁路专用高强度高塑性钢筋,所述复合稀土中,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组分:La:33~37%,Ce:10~13%,Y:9~10%,Sc:14~16%,Gd:2~5%,Sm:6~8%,Dy:1~2%,Pr:15~23%,通过增加复合稀土,一方面可便于钢筋两端热轧成螺纹齿,另一方面提高了钢筋的性能:高延性和高强屈比,延性率高于同级别普通钢筋30~50%,强屈比高于同级别普通钢筋15~20%。
前述的高速铁路专用高强度高塑性钢筋,所述高强度高塑性钢筋的力学性能为:抗拉强度≥910Mpa、屈服强度≥830Mpa、伸长率≥15%、1000h松弛率<2.5%。
前述的高速铁路专用高强度高塑性钢筋,所述钢材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组分:C:0 .35%,Si:0.5%,Mn:1.5%,Nb:0.04%,Cr:0.08%,V:0.02%,B:0.001%,Mo:0.004%,Al:0.01%%,P:0.02%,S:0.015%,Ti:0.0085%,Ni:0.0035%,复合稀土:6%,余量为Fe和其他杂质,其中复合稀土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组分:La:33%,Ce:11%,Y:10%,Sc:15%,Gd:5%,Sm: 7%,Dy:2%,Pr:17%。
前述的高速铁路专用高强度高塑性钢筋,所述钢材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组分:C:0.55%,Si:0.9%,Mn:1.7%,Nb:0.05%,Cr:0.09%,V:0.04%,B:0.003%,Mo:0.007%,Al:0.02%,P:0.035%,S:0.035%,Ti:0.01%,Ni:0.005%,复合稀土:7%,余量为Fe和其他杂质,其中复合稀土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组分:La:35%,Ce:12%,Y:9%,Sc:14%,Gd:3%,Sm:6%,Dy:2%,Pr: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盛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盛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33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