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离子迁移谱仪的油脂检测及鉴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61841.0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1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颜毅坚;张伟;何东平;徐翔;张家雷;唐占春;方力;马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矽感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矽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62 | 分类号: | G01N27/6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原力和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9 | 代理人: | 曹抚全;王英鸿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离子 迁移 油脂 检测 鉴别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脂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离子迁移谱仪的油脂检测及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油脂包括食用油脂和废弃油脂,食用油脂包括合格食用油脂和不合格食用油脂。其中,食用油脂是指直接供人类食用的油脂,合格食用植物油脂是指符合国家标准的以植物油料或植物原油为原料制成的食用植物油脂。废弃油脂泛指以下几种油脂:
餐厨垃圾形成的油脂(俗称泔水油):收集餐饮行业餐厨垃圾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油脂。这种方法获得的油脂是地沟油来源的主要途径;
不合格的动物组织形成的油脂:用未经过卫生部门检疫的、或不合格的、或变质腐烂的家禽、牲畜的内脏或组织提炼而成的油脂;
煎炸老油:餐饮业经过反复高温烹调或煎炸后的剩余油脂,经过滤或掺兑新鲜油脂形成的油脂;
阴沟油:在餐饮店或食堂附近的隔油池或下水道中捞取油腻的漂浮物,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油脂,这便是地沟油名称的最初由来;
废弃油脂还包括如烤鸭油、化工油等其他加工过程中废弃的油脂。
一直以来,人们对食用油脂的安全问题十分关注,由于食用油脂的品种、产量、营养价值等的不同,其价格差异也非常大,这就导致部分无良油脂加工生产商为节约成本、牟取暴利,违法加工食用油脂。而对于以营养价值较低或廉价的食用油脂充当优质食用油脂,或者在合格食用植物油脂中掺伪及掺兑废弃油脂的不法行为,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
对于食用油脂真伪和伪劣的辨别,通过感观很难实现,现有技术中检测鉴别油脂真伪和伪劣的方法如下:
1. 合格食用植物油及其掺伪掺兑的检测及鉴别方法
目前,对于食用植物油脂的真实性的检测并没有很简便、很有效的方法,因为植物之间物理化学特征有相似性,常规的理化检验方法并不是很有效。也有一些方法针对某种植物油中除了甘三酯和脂肪外的其他微量成分,如芥酸、甾醇、脂肪醇、维生素或棉酚、芝麻酚等特有的成分进行检测,如显色法(参见:孙伟,唐素芳.芝麻油质量现状及定量检测方法.江苏调味副食品.11;4-8,)、紫外分光光度法(参见:张继红,郭华,王燕等,用二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芝麻油含量.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3;367-370)、电子鼻(参见:HaiZheng, WangJun. Electronic nose and data analysis for detection of maize oil adulteration in sesame oil [J] . Sensor Actuat B Chemical, 2006,119 (2) : 449-455)、荧光光谱法(参见:方慧敏.植物油的荧光光谱法研究.生物学杂志,2009,26;83-85)、近红鉴别法(参见:梁丹,李小昱,李培武,王为.近红外光谱法对食用植物油品种的快速鉴别.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6):3383-3385;冯利辉.食用植物油掺伪检测与定量分析的近红外光谱法研究.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10;周志琴,陈斌,颜辉.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食用植物油种类.中国粮油学报,2011,26(9):115-117);脂肪酸相对不饱和度(参见:兰庆丰,梁敏.2006.气相色谱法鉴别掺假食用油的研究.刑事技术.1;37-39);同位素比值法(参见:金青哲.花生油和玉米油掺合物的碳同位素质谱法检测研究.中国粮油学报,2010,25;95-98)。
下面详细描述这几种检测及鉴别方法。
1)显色法,是利用植物油中的特征成分和显色剂发生特异性反应,生产一定颜色的化合物,从而判断油样中是否含有该种植物油。例如,采用氯仿溶解油样,利用芝麻素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橘红色化合物,以此确定芝麻油的含量。
然而,显色法受时间和显色剂稳定性的影响比较显著,有些显色剂需要现用现配,有些测定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使操作繁琐且易产生误差(参见:黄纪念,曹艳明,张丽霞.食用植物油掺假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2;67-71),对于操作者的依赖性较大。
2)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利用食用植物油中的特征成分在紫外区有特征吸收峰的特性,对其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该方法利用有机溶剂稀释样品,以纯溶剂做参比,在食用植物油的特征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吸光度大小与食用植物油中的特征成分含量成正比。
3)荧光光谱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矽感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矽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矽感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矽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18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