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怠速启停的发动机辅助启动系统及车辆动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2786.7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3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邬广铭;马腾飞;陈威;王占彬;李良;李有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17/04 | 分类号: | F02D17/04;F02D29/02;F02N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19 | 代理人: | 胡泳棋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怠速启停 发动机 辅助 启动 系统 车辆 动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怠速启停的发动机辅助启动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怠速启停系统是使汽车在满足怠速停车条件时,发动机完全熄灭不工作;当整车再需要启动前进时,怠速启停系统迅速响应驾驶员启动命令,快速启动发动机,瞬时衔接,从而大大减少油耗和废气排放。
怠速启停系统(Idle Stop-Start System)的工作原理是:当遇到红灯或堵车时,车速低于3km/h,发动机将自动熄火;当驾驶员重新踏下离合器、油门踏板或松抬刹车的瞬间,起动机将快速启动发动机。怠速启停系统完全实现了全智能识别操控,不影响驾驶员正确的操作习惯,同时具有节能环保的效果,消除怠速空转,省下怠速时间内消耗的油料,在发动机自动熄火后,尾气排放为零。另外,由于汽车在怠速时油料不能完全燃烧,是造成发动机积碳的主要原因,发动机积碳会烧机油增加能耗,且会降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使用该系统能够延长发动机寿命:提高发动机动力输出。
发动机怠速启停主要的技术难点在于需要更耐用的起动机和蓄电池。一般的起动机和蓄电池设计允许通过很大的工作电流,但使用时间很短。怠速启停使得发动机频繁熄火和点火,大大增加起动机的使用频率,导致起动机及蓄电池易于损坏,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怠速启停的发动机辅助启动系统,以解决频繁使用起动机启动发动机导致起动机及蓄电池提前损坏的问题,同时提供了一种使用该辅助启动系统的车辆动力系统。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怠速启停的发动机辅助启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的输出轴上连接的双向接合离合器,所述双向接合离合器具有三个动力连接端,第一动力连接端用于与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动力连接端与一储能飞轮机构连接。
所述储能飞轮机构包括飞轮变速装置及与其传动连接的储能飞轮,所述飞轮变速装置与双向接合离合器的第二动力连接端连接。
本发明用于怠速启停的车辆动力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怠速启停的车辆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发动机上连接有发动机辅助启动系统,所述发动机辅助启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的输出轴上连接的双向接合离合器,所述双向接合离合器具有三个动力连接端,第一动力连接端用于与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动力连接端与一储能飞轮机构连接。
所述储能飞轮机构包括飞轮变速装置及与其传动连接的储能飞轮,所述飞轮变速装置与双向接合离合器的第二动力连接端连接。
本发明用于怠速启停的发动机辅助启动系统及车辆动力系统在满足怠速启停的条件下,通过双向接合离合器在传动系统中增加一个储能飞轮机构来启停发动机,控制双向接合离合器的两结合面的接合、分离状态,在发动机熄火前,利用发动机或车身动能带动储能飞轮机构高速转动;发动机点火时,利用储能飞轮机构的动能来启动发动机,从而减少起动机和电池的点火频次,提高其寿命。另外,汽车制动时可以利用储能飞轮降低制动距离,并可回收部分制动能量,同时延长制动蹄片的寿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介绍。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用于怠速启停的发动机辅助启动系统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由图可知,该系统包括发动机1的输出轴上连接的双向接合离合器2,该双向接合离合器具有三个动力连接端,第一动力连接端用于与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动力连接端与一储能飞轮机构连接。
本实施例的双向接合离合器由主动部分21(即第一动力连接端)、第一从动部分22(即第二动力连接端)、第二从动部分23(即第三动力连接端)、压紧机构、操纵机构(图中未示出)五部分构成。主动部分21与第一从动部分之间22及第一从动部分22与第二从动部分23之间各有一个接合面,其中A为接合面1,B为接合面2;主动部分21与发动机的输出轴(即飞轮)连接;第一从动部分22与储能飞轮机构连接;第二从动部分23与变速箱输入轴3连接。
双向接合离合器2有四种工作状态,分别为:接合面1接合,接合面2分离;接合面1接合,接合面2接合;接合面1分离,接合面2接合;接合面1分离,接合面2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27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束以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多单管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