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和膜分离技术耦合生产埃博霉素B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65832.9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7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龚国利;马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7/18 | 分类号: | C12P17/18;C07D493/04;C12R1/01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生物 发酵 分离 技术 耦合 生产 霉素 方法 | ||
1.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和膜分离技术耦合生产埃博霉素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发酵培养:按1L接种10~100mg菌种比例,将纤维堆囊菌接种于发酵罐中进行发酵;
2)微滤膜过滤:发酵过程中当埃博霉素B的产量达到0.1mg/L时,则对发酵罐中的发酵液通过带有微滤膜的微滤装置进行过滤,被微滤膜截留的发酵液返回到发酵罐中,继续发酵,滤过液进入浓缩池;
3)超滤膜和纳滤膜过滤:当浓缩池内的液体体积累到发酵罐体积的50%~60%时,将浓缩池内的液体通过带有超滤膜的超滤仪和带有纳滤膜的纳滤仪进行过滤,经超滤膜的截留液返回到发酵罐中,滤过液继续经过纳滤膜进行过滤;经纳滤膜之后的截留液返回浓缩池,滤过液返回到发酵罐中;
4)埃博霉素B的浓缩粗提:将浓缩池中的液体进行浓缩、萃取,得到埃博霉素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和膜分离技术耦合生产埃博霉素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堆囊菌为ATCC25532或ATCC2556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和膜分离技术耦合生产埃博霉素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发酵采用的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7.2~7.5,并于115℃下灭菌30min;发酵培养基成分为酵母粉20~50g/L、玉米淀粉5~10g/L、磷酸二氢钠1~2g/L、磷酸氢二钠1~2g/L、MgSO4·7H2O2~5g/L、FeSO4·7H2O0.1~0.5g/L、CaCl22~5g/L、MnCl20.1~0.5g/L和葡萄糖10~15g/L;发酵条件为:温度为28~32℃,搅拌转速为100~150r/min,通气量为0.3~0.6vv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和膜分离技术耦合生产埃博霉素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酵过程中将与发酵培养基成分相同的新鲜培养基泵入到发酵罐中进行补料;发酵罐中的装液量为60~7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和膜分离技术耦合生产埃博霉素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滤装置中的微滤膜组件、超滤仪中的超滤膜组件均为板式平面膜、管式、卷式或中空纤维式,纳滤仪中的纳滤膜组件为卷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和膜分离技术耦合生产埃博霉素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滤膜为醋酸纤维膜、聚醚砜膜或陶瓷膜,孔径为0.8μm、1.0μm或1.2μm;超滤膜为聚偏氟乙烯膜、中空纤维膜或聚丙烯腈膜,并且截流分子量为1-150KD;纳滤膜为中空纤维复合膜,截流分子量为200~2000。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和膜分离技术耦合生产埃博霉素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通过带有微滤膜的微滤装置进行过滤的条件为:温度为30~40℃,压力为0.2~0.5MPa。
8.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和膜分离技术耦合生产埃博霉素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通过带有超滤膜的超滤仪过滤的操作条件为:温度为30~40℃,压力为0.2~0.5MPa。
9.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和膜分离技术耦合生产埃博霉素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通过带有纳滤膜的纳滤仪过滤的条件为:温度为30~40℃,压力为0.2~0.5MPa。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和膜分离技术耦合生产埃博霉素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萃取是采用甲醇和乙酸的混合物进行的,并且甲醇和乙酸的混合物中甲醇与乙酸的体积比为7:3~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58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