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铝佐剂/自体肿瘤疫苗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66708.4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8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生;刘慧;杜益群;张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39 | 分类号: | A61K39/39;A61K39/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江苏永衡昭辉律师事务所 32250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佐剂 肿瘤 疫苗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肿瘤的自体疫苗领域,涉及一种作为治疗癌症的纳米铝佐剂/自体肿瘤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肿瘤仍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顽症。肿瘤的生物治疗作为治疗的新模式,已经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不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两方面。肿瘤免疫治疗的目的是激发和调动免疫系统,增强肿瘤微环境的抗肿瘤免疫力,从而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从目前国际研究的趋势分析,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推测,免疫治疗将会有广泛的研究前景。而免疫治疗的研究上又包括对疫苗的研制和新型免疫佐剂的开发。
肿瘤疫苗是利用肿瘤细胞或肿瘤抗原类物质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抑制其生长,防止其复发和转移。研制肿瘤疫苗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使人体对肿瘤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以细胞免疫为主的免疫应答在机体抗肿瘤免疫起重要作用。T细胞的激活需双重信号,T细胞受体与抗原结合后,提供第一信号,共刺激因子B7等为第二信号。CD8+CTL细胞在Th细胞辅助下活化后除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还分泌淋巴因子如γ-干扰素、淋巴毒素间接杀伤瘤细胞。CD4+T细胞激活可分泌细胞因子如IL-2等,该类因子在CD8+CTL激活过程中起辅助作用。另外,NK、巨噬细胞等也可杀伤瘤细胞,体液免疫仅起辅助作用。
100多年前,Willam Coleys首次使用脓球菌抽提物刺激机体,可产生抗肿瘤的免疫应答,成为第一例有报道的肿瘤疫苗。在肿瘤免疫中,利用肿瘤细胞特异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只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杀伤正常细胞,利用机体免疫机制消灭肿瘤细胞是人们多年的梦想。随着人们对肿瘤的免疫机制深入认识,瘤苗的发展极为迅速,出现了细胞疫苗、多肽疫苗、核酸疫苗、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疫苗及亚单位疫苗等。根据疫苗的来源不同,肿瘤疫苗可分为以下四种:(1)活疫苗:自体或异体的瘤细胞制成;(2)灭活疫苗:瘤细胞经射线照射,抗癌药,冻融等处理,抑制其生长能力,保留其抗原性;(3)修饰或改变的瘤细胞:用蛋白佐剂、病毒佐剂、细菌佐剂、化学佐剂等处理,使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增强,或肿瘤细胞转染基因,细胞融合等,改变了肿瘤的免疫原性;(4)亚细胞成份疫苗:用各种方法破坏的自体或异体肿瘤细胞,分离其细胞膜成分及提纯细胞膜表面可溶细胞表面肿瘤抗原。上述疫苗各有其优缺点,活疫苗虽抗原性较强,但毒副作用也很强;多肽疫苗具有安全性好、容易获得、纯度高的特点,曾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瘤苗,但所在的缺点是不可回避的,一是合成多肽的直链结构,在整个功能上可能与天然分子不完全相同;二是合成多肽的半衰期短,在体内一般只有数分钟,蛋白酶可将其迅速降解;更为关键的还因为表位多肽分子小,免疫原性较弱,难以刺激甚至根本不能刺激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再者,合成的多肽在APC细胞膜表面与MHC-Ⅱ或MHC-Ⅰ类分子的结合效率比在溶酶体中要低得多,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肿瘤细胞潜在表达多种肿瘤抗原,针对某个或某些表位产生的免疫应答不能有效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实践证明,其并不一定能激发机体的抗瘤免疫应答。而细胞疫苗可表达多种肿瘤抗原,同时与异体全肿瘤细胞疫苗相比,自体全肿瘤细胞疫苗(autologous tumor vaccine,ATV)拥有个体特异完整的肿瘤抗原和HLA分子,比异体肿瘤细胞疫苗安全、有效。自体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弱,常常在制备自体肿瘤细胞疫苗时添加免疫佐剂,因此在细胞瘤苗免疫学治疗中佐剂是最重要的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67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用于功率转换器中的接收电路
- 下一篇:供能装置以及含其的抽油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