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介电常数温度稳定型高频介质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73928.X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2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霞;金雨馨;董和磊;于仕辉;许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95 | 分类号: | C04B35/49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宏祥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电常数 温度 稳定 高频 介质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以成分为特征的陶瓷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高介电常数温度稳定型高频介质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线路日益微型化、集成化和高频化,电子元件必须尺寸小,具有高频、高可靠、价格低廉和高集成度等特性。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凭借其小体积、大比容、耐潮湿、长寿命、高可靠性、片式化以及适应从低频到超高频范围的集成电路的使用等优点,已成为最能适应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元件之一。
立方焦绿石Bi1.5ZnNb1.5O7系陶瓷是以Bi2O3-ZnO-Nb2O5三元系统为基础的陶瓷介质,其具有烧结温度低、介电常数高(εr≈150)、介电损耗小等优点,并且其不与Ag内电极浆料起反应,可采用低钯含量的银钯浆料作为内电极,应用于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的制备,并大大降低多层器件的成本。然而,材料的电容量温度系数非常低(TCC≈-400×10-6/℃),不利于实际应用。以此,调节体系的电容量温度系数,提高体系的温度稳定性,成为研究者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体系温度稳定性较差的缺点,提供一种满足NP0特性(在温度从-55℃到+125℃的范围之内,电容量温度系数(TCC)≤±30×10-6/℃)的高介电常数温度稳定型高频介质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介电常数温度稳定型高频介质陶瓷,化学式为(Bi1.5Zn0.1Sr0.4)(Zn0.5Nb1.5)O7;
该高介电常数温度稳定型高频介质陶瓷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1)将原料Bi2O3、Nb2O5、SrCO3和ZnO按(Bi1.5Zn0.1Sr0.4)(Zn0.5Nb1.5)O7的化学计量比称量配料;
(2)将步骤(1)配制的粉料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4小时;将球磨后的原料置于红外干燥箱中烘干,烘干后过40目筛,获得颗粒均匀的粉料;
(3)将步骤(2)处理后的粉料于750℃煅烧,保温4小时,合成主晶相;
(4)在步骤(3)煅烧处理后的粉料中外加质量百分比为0.75%的聚乙烯醇,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12小时,烘干后过80目筛,再用粉末压片机以2MPa的压力压成坯体;
(5)将步骤(4)成型后的坯体于925~1000℃烧结,保温4小时,制成高介电常数温度稳定型高频介质陶瓷;
(6)测试制品的高频介电性能。
所述步骤(2)与步骤(4)的烘干温度为100℃。
所述步骤(2)与步骤(4)的陶瓷粉体与氧化锆球、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2。
所述步骤(4)的坯体为Φ10mm×1mm的圆片。
所述步骤(5)的烧结温度为975℃,保温时间为4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高介电常数温度稳定型陶瓷电容器介质材料,制得的(Bi1.5Zn0.1Sr0.4)(Zn0.5Nb1.5)O7材料,其具有较低的烧结温度为925~1000℃,低的介质损耗tanδ≤0.0065,高的介电常数εr在140~150之间,电容量温度系数TCC在-30×10-6/℃~30×10-6/℃范围内,符合NP0型介质材料的标准,可用于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的制备,大大降低多层器件的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例中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分析纯试剂,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39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船用柴油机的EGR混合器
- 下一篇:一种螺纹焊接式整体锻钢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