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柔比星诱导建立的乳腺癌多药耐药性细胞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3516.4 | 申请日: | 2014-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0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张丽菡;田莉;张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9 | 分类号: | C12N5/09;C12Q1/02;C12R1/9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9 | 代理人: | 高松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7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导 建立 乳腺癌 耐药性 细胞株 及其 构建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柔比星诱导建立的乳腺癌多药耐药性细胞株。
背景技术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全球每年乳腺癌的发病人数约有120万人,约50万人死于乳腺癌。乳腺癌属全身性疾病,综合治疗非常关键,其中化疗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多药耐药常导致治疗失败及后期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严重威胁患者生存。肿瘤细胞在化疗中产生的耐药性常表现为多药耐药,即同时对多种结构和作用机制不同的化疗药物产生交叉耐药的现象,它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肿瘤耐药细胞株已成为重要的工具,大量研究利用它来揭示肿瘤细胞的耐药机制、研究肿瘤细胞的耐药性逆转、开发及评价新的抗癌方法等,建立肿瘤耐药细胞株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蒽环类(阿霉素、表柔比星)为主的乳腺癌化疗方案(CAF/CEF)是目前国际最常用的联合化疗方案。但是,由于阿霉素对心脏有累积的、浓度依赖性的慢性毒性,其使用及治疗剂量常受限制,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阿霉素的疗效。表柔比星(表阿霉素,Epirubicin)是阿霉素的同分异构体,其氨基糖链4,端羟基发生变形。表柔比星的抗肿瘤效果与阿霉素相当甚至更好,而其细胞毒性和心脏损害都明显降低,将表柔比星使用较大剂量用于一线治疗后,其乳腺癌治疗的有效率可达60%以上,高于多柔比星的有效率(24%~38%)。所以目前临床上大量使用表柔比星代替阿霉素而作为乳腺癌的基础化疗用药。
表柔比星(表阿霉素,Epirubicin)是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中的一种代表性药物,为阿霉素的同分异构体,是一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多种转移性肿瘤均有疗效。其作用机制有两个:一、通过嵌入DNA碱基对之间干扰其转录过程,使mRNA的形成受抑制,从而阻止DNA和RNA的合成。二、对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 type Ⅱ)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从而导致基因组DNA的崩解。
MDA-MB-231细胞是乳腺癌细胞株,是从一名51岁的白人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胸水中分离建立的,是研究乳腺癌很常用的一种细胞株。国内外建立乳腺癌对阿霉素的耐药细胞株已经很常用,而表柔比星的耐药细胞株仍较少见。本发明是首次建立MDA-MB-231细胞对表柔比星的耐药细胞株,建立乳腺癌对表柔比星耐药细胞株能够为肿瘤耐药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研究模型,具有实用价值。
中国专利CN101503675中提出:肿瘤耐药细胞株的建立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逐步增加药物浓度、持续诱导法,二是大剂量冲击间断给药法。国内外均有研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不同诱导方式可能获得不同耐药机理的耐药细胞株,同时也可能影响肿瘤细胞耐药程度,持续诱导比冲击诱导更易产生耐药性。持续诱导法以肿瘤细胞最终能在特定浓度化疗药物中稳定生长作为诱导成功的判定标准,细胞耐药性稳定、直观,因此本发明主要采用该法来诱导耐药细胞的产生。
肿瘤细胞耐药程度的判定常用耐药指数(resistant index, RI)来表示,RI是耐药细胞半数抑制浓度(50%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与亲代细胞半数抑制浓度 的比值。Snow等按耐药指数的高低将耐药性分为低度(< 5)、中度(5-15)、高度(> 15)。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柔比星诱导建立的乳腺癌多药耐药性细胞株。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表柔比星诱导建立的乳腺癌多药耐药性细胞株:人乳腺癌表柔比星耐药细胞株MDA-MB-231/EP1,其保藏编号为:CCTCC C201439。
保藏日期:2014年4月4日;
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hina Center for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保藏单位简称:CCTCC;
保藏单位地址:中国武汉市武汉大学;
保藏编号:CCTCC C201439。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乳腺癌多药耐药性细胞株的构建方法:
1. 将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常规培养于含有100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和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置于37℃、5% C02、95%湿度培养箱中维持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35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