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扬声器全频降噪防护套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92054.2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4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丁荣华;昌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泛亚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B32B27/06;B32B37/06;B32B37/20;B32B37/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316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扬声器 全频降噪防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扬声器全频降噪防护套。
背景技术
汽车价格持续下降,一些厂家迫于成本压力不得不对轿车进行某些改变,在一些环节使用低档的零部件,很多厂家开始使用再生塑料;汽车企业的改进措施导致整个行业在质量问题上出现了类同:低端经济型轿车外壳成本较低,密闭性不好,中档轿车降低了内饰的材料成本,导致车门的防雨水和隔音减振的性能下降,尤其对车门下方的扬声器影响较大。
调查发现在汽车扬声器上确实存在压缩成本的现象,很多经济型轿车为了节约成本都使用了廉价的汽车扬声器。扬声器支架又叫盆架,主要分为塑料和金属两种材质。金属支架除了坚固耐用以外,在扬声器震动的时候还能保证稳定。可是很多经济型轿车的扬声器也采用了塑料支架,由于扬声器是安装在车门内和后挡风玻璃下,夏季车内温度较高,在盆架下面的是磁铁和线圈通电后会发热,塑料盆架使用时间稍长就可能会受热变形,从而影响音质;汽车内饰件一般为布和地毯,基本是不吸音降噪的,当汽车行进中播放音乐时,各种杂音交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音响效果,在听感上有压迫感,影响驾车的情绪,不利于行车安全。因此用较小的成本改善中低端经济型轿车的音响效果就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扬声器全频降噪防护套,能够具有全频吸音降噪、防雨水侵袭、散热透气、透气声压内外平衡的能力,极大的改善音响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扬声器全频降噪防护套,包括:盆形吸音棉层和分别复合于吸音棉层两侧的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微孔薄膜层或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层,其中一侧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微孔薄膜层或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层上连接有压敏胶层,通过所述压敏胶层固定于扬声器外,并与扬声器间距5-15mm;
所述吸音棉层为熔喷高聚物纤维薄层,是将聚合物利用高速热空气进行热熔,再将熔融的聚合物牵伸拉长成超细纤维,然后将超细纤维冷却固化形成纤维网薄层,即为吸音棉层;
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层是将膨体聚四氟乙烯薄膜改性处理形成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层。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该防护套的厚度为7-10mm,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微孔薄膜层或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层的厚度为0.10-0.14m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吸音棉层与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微孔薄膜层或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层之间通过胶粘剂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敏胶层宽为15-25mm,且表面覆有防护纸。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设于盆形吸音棉层内侧的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微孔薄膜层或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层沿着盆沿翻边,并与设于盆形吸音棉层外侧的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微孔薄膜层或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层通过压敏胶层粘结。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超细纤维的长度为25~100mm,平均直径<18μ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包括以下加工工艺:
1)工艺准备,包括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微孔薄膜层、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层、吸音棉层和压敏胶层;
2)将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微孔薄膜层或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层铺设于一盆形凹模中;
3)在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微孔薄膜层或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层表面喷涂胶粘剂,并将吸音棉层置于所述胶粘剂上;
4)在吸音棉层表面喷涂胶粘剂,并在胶粘剂上铺设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微孔薄膜层或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层;
5)完成上述步骤后,将凸模与凹模压合,并在盆形模具内加热;
6)加热完成后即可分模取出防护套,在进行冷却;
7)冷却后,将设于盆形防护套内侧的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微孔薄膜层或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层的边沿粘接压敏胶层,并进行翻边,与外侧的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微孔薄膜层或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层粘接;
8)在设于盆形防护套外侧的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微孔薄膜层或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层的边沿表面粘接压敏胶层;
9)最后对完成加工的防护套进行检验测试,合格后进行包装。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胶粘剂为聚氨酯胶粘剂。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5)中,盆形模具内的加热温度为90℃~10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6)中,所述防护套的冷却时间大于等于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泛亚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泛亚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20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毛巾架
- 下一篇:一种无压力移动便携式感应洗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