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其注塑模具和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93958.7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9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汪智勇;周华民;蔡祥力;曾慈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达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B29C6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11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歧管 及其 注塑 模具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壳体(2)连接的第一熔接面(101),所述第二壳体(2)上也对应设置有第二熔接面(202),所述第一熔接面(101)与所述第二熔接面(202)接合以由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包围形成供气体流入的进气通道(3),且所述第二壳体(2)上沿所述进气通道(3)的延伸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分别与所述进气通道(3)相连通的气体通道(201),所述多个气体通道(201)用于与汽车发动机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进气通道(3)相通的进气口(203),所述多个气体通道(201)完全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2)上,且所述多个气体通道(201)彼此之间相互独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熔接面(101)和所述第二熔接面(202)环绕所述进气通道(3)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熔接面(101)和所述第二熔接面(202)通过高频振动熔接技术熔接,使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熔接面(101)和所述第二熔接面(202)的熔接是一次加工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3)和所述气体通道(201)的表面粗糙度在0.012微米至0.013微米之间。
7.一种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制造所述第一壳体(1)的第一模具组和用于制造所述第二壳体(2)的第二模具组。
8.一种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制备用于制造所述第一壳体(1)的第一模具组和用于制造所述第二壳体(2)的第二模具组;
S2.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模具组和所述第二模具组注塑制得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
S3.使用高频振动熔接技术将所述第一壳体(1)上的所述第一熔接面(101)与所述第二壳体(2)上的所述第二熔接面(202)熔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可进一步细化为如下步骤:
S21.为制得100质量份的注塑原料,在55-70质量份的尼龙中添加30~45质量份的玻璃纤维并充分混合;
S22.将步骤S21中制得的所述注塑原料放入烘干箱中,使所述注塑原料在70℃~90℃的热空气中干燥14~18小时;
S23.将步骤S22中烘干处理后的所述注塑原料加热熔化,分别将高温注塑原料注入所述第一模具组和所述第二模具组,制得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振动熔接技术的频率是200-250MHz,加压压力为11-14MPa,保持时间为2-5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达模具(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群达模具(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395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可变阀的可变进气系统
- 下一篇:石墨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