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杠铃杆挡圈挤压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4145.X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9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衡墩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军霞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3/02 | 分类号: | B21C23/02 |
代理公司: | 江苏楼沈律师事务所 32254 | 代理人: | 马勇 |
地址: | 223130 江苏省徐州市邳***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杠铃 杆挡圈 挤压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杠铃杠加工成型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杠铃杆挡圈挤压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杠铃杆目前主要是由金属管材焊接金属挡圈而成,广泛应用于体育界、家用健身器材等领域。如附图1和2所示,一般的杠铃杆由金属管材下料(图2中的2-2所示)、做钢管表面滚花1(图2中的2-3所示),冲压设备冲孔、落料加工成挡圈2(图2中的2-1所示),最后将上述加工后的金属管材在焊接点3处焊接上述加工后的挡圈2加工而成(图2中的2-4所示)。但金属管材焊接金属挡圈2工序较复杂,原材料加工及最后成型焊接加工耗时较高,能源消耗高,而且金属焊接对人体的伤害较大,焊接容易出现焊渣、焊透、虚焊等缺陷,特别是虚焊对人身潜在的巨大威胁。
此外, 随着金属材料价格的节节攀高,材料的利用率提高显得愈发重要,而金属焊接的挡圈的材料需要冲孔、落料等复杂程序,材料利用率也非常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序简单,能耗低,不需要焊接,对人体无伤害,材料无浪费的杠铃杆挡圈成型加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杠铃杆挡圈挤压成型方法,所述杠铃杆挡圈挤压成型方法通过杠铃杆挡圈成型模具完成杠铃杆的挤压成型步骤,所述杠铃杆挡圈成型模具包括端部挤压部件和中部容纳部件,其中,所述端部挤压部件包括内端头和外端头,所述内端头的中部位置开设有端头凹槽,所述外端头设置在所述端部挤压部件的外侧;所述中部容纳部件包括端部挤压槽和中部容纳腔,所述端部挤压槽设置在所述中部容纳腔的两端,所述端部挤压槽与所述中部容纳腔相通,所述端部挤压槽的直径大于所述中部容纳腔的直径;所述端部挤压部件的内端头能分别插入所述端部挤压槽,所述内端头的端头凹槽与所述中部容纳腔相通;
所述杠铃杆挡圈挤压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属管材工件放入中部容纳部件中,所述金属管材工件的中部位置位于所述中部容纳部件的中部位置;
2)将端部挤压部件的端头凹槽套装在所述金属管材工件的两个端头上,所述金属管材工件的两个端头分别插入所述端头凹槽的底部;所述端部挤压部件插入端部挤压槽内部;所述端部挤压部件的内端头的端头与端部挤压槽的底部间隔一定的距离
3)位于所述金属管材工件两端的端部挤压部件向所述金属管材工件中部相向挤压所述金属管材工件;
4)所述端部挤压部件将所述金属管材工件中被挤压的部位挤压至端部挤压槽的底部,直至所述金属管材工件中被挤压的部位被压缩为垂直于所述金属管材工件并环绕于所述金属管材工件周围的薄板。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容纳部件由两块模具拼接构成,通过分开两块模具取出挤压成型的杠铃杆。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管材工件的金属挡圈加工结束后,先将端部挤压部件从所述中部容纳部件上脱离;再将所述中部容纳部件的其中一块模具取下,将所述金属管材工件取出。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将金属管材工件放入中部容纳部件中之前对所述管材金属管材工件的中部进行表面滚花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杠铃杆设置在所述成型模具中,所述杠铃杆的两端分别抵在所述端部挤压部件的端头凹槽的底部,所述端部挤压部件的内端头的端部与所述端部挤压槽的低端间相距一定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端部挤压部件的内端头的长度大于所述端部挤压槽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端头凹槽、端部挤压槽和中部容纳腔均为圆柱形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端部挤压部件的外端头连接有液压机械,通过所述液压机械对所述杠铃杆进行挤压。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容纳腔与所述端头凹槽的直径相同,当所述内端头插入所述端部挤压槽内部时,所述中部容纳腔和所述端头凹槽的中心轴相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端头凹槽和中部容纳腔的直径大于其所容纳的杠铃杆的直径,所述杠铃杆的外侧壁紧贴在所述端头凹槽和中部容纳腔的内壁上;所述端部挤压部件的内端头的外侧壁紧贴在所述端部挤压槽的内壁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杠铃杆的挤压加工方法能使杠铃杠成型加工具有工序简单,能耗低,不需要焊接,对人体无伤害,材料无浪费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杠铃杆挡圈采用焊接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杠铃杆挡圈采用焊接方式的流程步骤示意图;
图3是采用本发明的杠铃杆挡圈挤压成型模具时杠铃杠的结构变化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杠铃杆挡圈挤压成型模具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军霞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军霞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41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