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牡丹籽油微胶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5444.5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8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胡良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杰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A23P1/04;A23F5/00;A23F3/00;A23C9/152;A61K8/92;A61K8/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牡丹 微胶囊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牡丹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牡丹籽油为芯材,下述组分之一为壁材制备牡丹籽油微胶囊:
(1)酵母;
(2)大豆分离蛋白和海藻酸钠;或
(3)牡丹饼粕蛋白和海藻酸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材为酵母,优选的,所述酵母为酿酒或抗生素厂的废酵母液,或者食用级干酵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酵母纯化或灭活、(2)酵母自溶、(3)包囊。优选的,所述包囊步骤中,芯材∶壁材质量比为1∶2~3∶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母自溶步骤为取纯化或灭活后的干酵母,加入4~10倍的水制成悬浮液(即酵母∶水为1∶4~1∶10),再加入自溶促进剂乙醇0.5~5%,并调整起始pH值为5~7,在40~60℃范围内变温自溶12~48h,于80~95℃下,灭酶10~15min,3000~5000r/min离心分离30~40min后,30~50℃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得酵母胞壁备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材为大豆分离蛋白和海藻酸钠或牡丹饼粕蛋白和海藻酸钠。优选的,所述芯材和壁材质量比为1∶2~2∶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壁材中(大豆分离蛋白或牡丹饼粕蛋白)∶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2∶1~5∶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乳化、(2)包囊、(3)固化、干燥制备而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步骤在于将大豆分离蛋白或牡丹饼粕蛋白和蒸馏水按质量比1∶20~1∶30混合,加入一定的乳化剂60~80℃搅拌溶解,用碱调节溶液pH值至7~9,使得溶液与海藻酸钠具有相同的电荷。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柠檬酸单甘酯、蔗糖酯、卵磷脂、大豆磷脂、脂肪酸单甘油酯的一种或几种,乳化剂添加量为微胶囊总质量的0.1~0.3%。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囊步骤在于在温度40~80℃,加入一定比例的牡丹籽油,3000~6000r/min高速匀质5~10min形成均一的乳化液,用酸调节pH值到3~4或者,pH值到3.2~4.2使得大豆分离蛋白或牡丹饼粕蛋白与海藻酸钠带有相反电荷,并低速搅拌20~25min,壁材发生复凝聚反应产生的复凝聚相包裹在牡丹籽油表面,形成微胶囊悬浮液,加水稀释置于冰浴中继续搅拌至10℃以下,使所得复合凝聚物凝胶化。
9.权利要求1-8任一方法制备的牡丹籽油微胶囊。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的应用,所述应用包括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奶茶、咖啡等领域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杰,未经李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544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