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凋亡抑制蛋白的异喹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04470.X 申请日: 2014-05-15
公开(公告)号: CN103965165B 公开(公告)日: 2017-01-04
发明(设计)人: 尧良清;陈晨;郑旦庆;吴劼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主分类号: C07D401/12 分类号: C07D401/12;A61P35/00
代理公司: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00 代理人: 陆飞,盛志范
地址: 20043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抑制 蛋白 喹啉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抑制凋亡抑制蛋白的异喹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细胞的凋亡信号通路通常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畸变,他们靠此来保持自身生存的活力。其中一种逃逸凋亡的方式是通过上调凋亡抑制蛋白(IAPs)来起作用的(1)。IAPs是一组结构和功能相近的蛋白家族,是细胞凋亡的内源性抑制剂(2),主要包括XIAP(X-linked IAP)、cIAP1(cellular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 1)、cIAP2(cellular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 2)、ML-IAP、survivin等等。所有的IAP家族都至少有一个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BIR)结构域。cIAP1、cIAP2和XIAP都包含了三个BIR结构,其N端BIR1结构域相对比较保守(3)。IAPs通常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并且保护肿瘤细胞免受凋亡促进因子的作用,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耐药中起重要作用,是抗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4)。

多种通过抑制IAP蛋白来治疗肿瘤的方法已在临床前,甚至是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最为有效的是模拟内源性IAP蛋白抑制剂(Smac)来拮抗IAP蛋白或引起IAP蛋白的泛素化(4)。但是目前的蛋白抑制剂仍然易被蛋白酶降解,生物利用度较低,作用时间短而排泄快;并且多数只能与XIAP 的BIR3结构域结合,而无法抑制包括cIAPs和survivin等在内的其他IAP蛋白,在临床中的推广受到限制(5)。因此下一步需要将SMs结构进一步拆解、简化,得到更具特异性结构的新型IAP蛋白抑制剂(6)。Marcos等(7)发现异喹啉骨架对BIR2结构域C端有很高的选择性,是抑制IAP蛋白的另一种选择,在药物研发中也更具优势。

基于此,本发明以Marcos等得到的基础异喹啉骨架2(见表1)为先导物,导向合成一种新型异喹啉骨架化合物;体内外确证其可以安全有效地抑制卵巢癌生长,逆转卵巢癌耐药,提供具有良好抗肿瘤活性的新型IAP蛋白抑制剂。

参考文献

1. Fulda S, Vucic D. Targeting IAP proteins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in cancer.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12;11(2):109-24.

2. Vucic D, Fairbrother WJ. The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 as therapeutic targets in cancer.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07;13(20):5995-6000.

3. Owens TW, Gilmore AP, Streuli CH, Foster FM.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 Promising Targets for Cancer Therapy. J Carcinogene Mutagen e S. 2013;14.

4. Fulda S. Inhibitor of Apoptosis (IAP) proteins as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radiosensitization of human cancers. Cancer treatment reviews. 2012;38(6):760-6.

5. Dubrez L, Berthelet J, Glorian V. IAP proteins as targets for drug development in oncology. OncoTargets and therapy. 2013;9:1285.

6. Sharma SK, Straub C, Zawel L. Development of Peptidomimetics Targeting IA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ptide research and therapeutics. 2006;12(1):21-3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44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