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收利用钢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6006.4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0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史经浩;赵玉涛;邵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7/02 | 分类号: | B22F7/02;B22F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材料,具体而言为涉及一种回收利用钢屑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钢铁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金属材料,其用量占到金属材料总量的90%以上。在将钢铁材料加工成零件的过程中,往往会形成大量的切屑,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形成的钢屑可达3~4亿吨;目前钢屑的主要利用途径是进炉重新熔化加以回收,由于钢屑尺寸小,因此表面积很大,使其在重熔过程中非常容易氧化,目前的利用率大致为85~90%;另一方面,在铝合金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也会形成大量的铝屑。而铝屑目前常用的利用方法也是重熔回收,由于铝的化学活性较高,其有效利用率往往不高于70%。
Fe3Al金属间化合物同时含有Fe和Al,具有密度小、强度和弹性模量高、抗氧化、耐热腐蚀、耐磨损等特征,其资源丰富,成本低廉,是非常具有潜力的高温结构材料,适合于应用在高温耐磨的场合,如可以用于刹车盘等需要耐磨的零件;但是由于其室温脆性以及温度超过 600℃后材料强度急剧下降,Fe3Al 未能作为结构材料在工业界得到广泛应用,Fe3Al金属间化合物的工程应用在某种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它的制造工艺,急冷凝固可以消除宏观偏析和晶界偏聚、细化晶粒、降低有序度,因此急冷凝固工艺已成为改善金属间化合物室温塑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能将钢屑和铝屑按Fe3Al金属间化合物的成分配比,制备成细晶的Fe3Al金属间化合物,则不仅能有效利用钢屑和铝屑,而且能够促进Fe3Al金属间化合物的实际应用。
因此,迫切需要提出新的工艺方法,能充分利用钢屑和铝屑,且加工工艺简单,可以有效改善金属间化合物的组织,从而保证制品质量轻、性能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回收利用钢屑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铝屑在其液相线温度附近粘度较大的特点,在此温度将钢屑与铝屑压合在一起,并在压力作用下实现反应烧结,在烧结过程中钢与铝相互作用形成铁铝金属间化合物,钢屑表面的氧化物与铝反应生成氧化铝,最终形成致密的由钢颗粒、铁铝金属间化合物以及氧化铝组成的复合材料。
一种回收利用钢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合模具的模腔底部加入一层加热到液相线温度附近的铝屑,然后加入一层经过预热的钢屑,并通过冲压头压合,冲压头抬起后再加入一层铝屑,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在压合模具中得到的材料达到要求的厚度,将压合得到的材料在压合模具中保温一定时间后冷却到室温,即得到所需要的材料。
所述的压合模具,是指采用模具钢制作的最小壁厚为15~20mm的模具,模具的截面可以是方形或者圆形,尺寸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所述的一层加热到液相线温度附近的铝屑,是指温度在液相线以下5~10℃的铝合金切屑,切屑平均尺寸为50~300μm,总杂质含量在1.0wt.%以下,每层铝屑的厚度为1.0~2.0mm。
所述的一层经过预热的钢屑,是指加热到铝屑液相线以下5~10℃的钢屑,钢屑平均尺寸为100~500μm,总杂质含量在1.0wt.%以下,每层钢屑的厚度为1.5~2.5mm。
所述的通过冲压头压合,是指通过采用模具钢制作的冲压头对在压合模具模腔中的钢屑表面进行压合,压力为30~80MPa,保持时间为3~5s。
所述的保温一定时间,是指在铝屑液相线以下5~10℃保温4~6h。
所述的冷却到室温,是指以10~20℃/min的速度对钢屑与铝屑的复合体进行冷却,直至温度降至室温。
本发明方法在铝合金近液相线温度压合,成形温度低,铝合金流动性降低,在压力下能与铁粉有效结合,适合于制作形状简单且需要耐磨的零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获得的材料的显微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以根据以下实例实施,但不限于以下实例;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除非有另外的说明,一般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应理解,这些实施例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本发明,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以下的实施例中,未详细描述的各种过程和方法是本领域中公知的常规方法。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60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